






自从我国提出“新基建”以来,充电基础设施产业也成为行业的话题与关注焦点。据数据统计,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784万辆,预计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2672万辆,2025年充电桩数量将达到654.3万台,充电桩的市场潜力和增长空间巨大。
当前充电桩监管市场仍面临诸多痛点:
1)充电桩站点面临监管难题充电桩
充电桩站点多、设备多且位置分散,现场环境复杂,因此导致充电设施维护不到位、出现坏桩、服务能力不足,不仅降低了充电桩使用率,同时也让车主充电难。将设备统一接入进行管理、实现远程集中监管,做到无人值守、化运营、降本增效,是当前运营商亟待解决的问题。
2.1纯电车充电桩安装位置的模块设计充电桩
而激烈的竞争和用户对充电费用较为敏感导致服务费短时间难以上升,因此单桩利用率成为目前运营商盈利的重中之重。经测算,若充电桩的充电服务费平均为0.5元的情况下,利用率提升2.5%可以显著缩短两年的动态投资回报周期,而更加合理的选址布局和加大直流桩的投建为提升利用率的关键所在。
在新能源产业背景下,纯电动车的出现满足了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一般情况下,纯电车充电口的布置方法分为以下两种:一是,快慢充电口的分开布置。对于这种充电口而言,主要为单个充电口,内部空间接口小。但是,在具体的安装设计中,需要预留两个位置,增加了使用难度,而且,这种充电桩的安装成本较高,无法满足行业的经济发展需求。二是,集中布置快慢充电口。对于这种安装位置确定方法而言,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率,但是,空间布局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