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多部门联合印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
其中对于城市公共充电网络,要合理布局,多方兼顾;对于城乡镇充电网络,要加快不起建设短板;对于高速公路充电桩要求将快充站纳入高速公路充电服务区配套基础设施范围;对于单位和园区内部充电桩,要求加快配件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并鼓励对外开放

智慧充电桩平台电动车充电桩
1)智能化、数字化运营
通过综合管理平台,可实现远程大规模充电桩的集中化、可视化统一管理,实时掌握终端运行状况,全量记录充电设备、运行状态、车辆进出、视频安全监管等数据信息。
通过GPS模块的嵌入,清晰看到每个充电桩的位置坐标,打破运维信息孤岛、响应运营业务的敏捷开发,通过云服务方式能够帮助充电运营商完成数字化运维转型,实现无人值守运营与智能化安全监管,降低充电站/电动车的运营成本,提升用户体验,提高产品及服务的市场竞争力。
2)支撑海量设备接入和数据高并发处理
支持多网络、多协议、多语言SDK支持,屏蔽物联网碎片化,实现充电设备快速接入,同时可确保设备安全和信息传输安全。
由于充电设备行业门槛较低,产品同质化程度高,生产企业数量超过300家,主要包括国电南瑞、科士达、盛弘股份、科陆电子等,所以市场竞争较充分。电动车充电桩
我国充电桩设备行业细分市场及其生产企业情况
充电桩设备行业下游产业分析
汽车电动化加速,催生充电桩配套设施需求,充电桩设备即充电桩硬件设备的成本是充电桩的主要成本,占比90%以上,所以充电桩发展情况影响到充电桩设备供需现状。同时,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前置条件,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亟需逐步加强完善。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784万辆,充电桩保有量为262万台,车桩比3:1。由此可见,我国充电车桩比仍存在较大缺口。
与此同时,充电量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充电需求加速。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充电总电量达到111.5亿kWh,同比增58.0%,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