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尽管如此,充电桩市场仍有诸多现实情况亟待解决。
部件标准化亟待统一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主任刘永东指出:“从设备制造商角度来看,充电设施市场竞争惨烈,在没有形成蓝海的情况下,众多参与方蜂拥而至,已经形成了红海,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依然存在,造成充电设备质量堪忧。”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55.8万台,其中交流充电桩32.4万台、直流充电桩23.4万台、交直流一体充电桩488台。
充电桩
区域垄断。公司对接的小区只允许安装我们公司一家的充电桩,从而保障设备使用频率和锁定用户。
8、收益持久稳定。电动自行车每年销量,一家平均2-3辆电动车,充电频率进一步提高,从而收益递增。在公司和物业签署的5-10年合同期内,实现长期投资收益。
9、盈利快。小区充电桩安装完毕,有人充电就开始实现收益,每日的充电收益超过10元,投资商即可到个人余额,没有手续费秒到账。

新基建政策。住宅小区交房必须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桩。
2、应急管理部《关于高层民用建筑规范充电要求》规定:严禁在室内、楼道、走廊等私拉乱扯充电,违规处罚500—10000元。
3、针对小区因私拉乱扯充电引起的火灾事故,物业公司负责人承担责任,处罚10万元以上罚款。
4、居民安全充电意识提高。近期室内充电、电动车电梯内自燃等引起重大人身伤亡新闻层出不穷,引起广大人民群众重视消防安全。
5、充电需求大。电动自行车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小区每天都有大量电动车需要充电。
6、充电频率高、粘性强。电动自行车2-3天须充电一次,一个月充10-15次,一年120—180次,有复购的项目才是好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