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我国提出“新基建”以来,充电基础设施产业也成为行业的话题与关注焦点。据数据统计,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784万辆,预计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2672万辆,2025年充电桩数量将达到654.3万台,充电桩的市场潜力和增长空间巨大。
当前充电桩监管市场仍面临诸多痛点:
1)充电桩站点面临监管难题充电桩
充电桩站点多、设备多且位置分散,现场环境复杂,因此导致充电设施维护不到位、出现坏桩、服务能力不足,不仅降低了充电桩使用率,同时也让车主充电难。将设备统一接入进行管理、实现远程集中监管,做到无人值守、化运营、降本增效,是当前运营商亟待解决的问题。
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充电桩
目前,国内充电桩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500亿元,并且每年还在以20%以上的增速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和鼓励,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不断降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入充电桩市场,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快速发展。
二、行业竞争加剧
随着市场的快速扩大,充电桩行业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目前,国内充电桩市场的头部企业主要包括、特来电、星星充电等。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实力和优势。此外,还有一些新兴的企业也开始进入市场,试图通过创新和服务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充电桩设备产业链介绍充电桩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按照不同的充电技术分类,充电桩可分为四大类:直流充电、交流充电、无线充电、更换电池。
充电桩分类及其特点
在产业链方面,充电桩设备行业产业链上游是元器件,包括充电模块、功率器件、接触器、变压器、连接器、电池片等,下游则主要是新能源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