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组宽度的降低也是通过TSV封装和控制芯片Y方向的阵列宽度来实现。目前各厂家的前置跑道形盖板芯片的Y方向像素阵列一般为64或者56,采用TSV封装的芯片宽度小于4mm,B173HTN01.1液晶屏,极限可到3.2mm。比目前的LGA封装的跑道形芯片宽度降低一半左右,使屏和前置盖板可以兼得。
屏在苹果、三星及众多国产手机厂商的大力推动下,将会加速到来,也将带来手机新一轮的变革。作为极大提升手机消费者手机终端体验度的功能之一——指纹识别,在此次变革中的角色之重要毋庸置疑,可谓是屏手机呼之欲出,指纹识别山雨欲来!以上介绍的三种方式是在手机全屏化变革中,指纹识别模块有可能的放置方式,指纹相关的产业准备好了吗?确切的一点是,与指纹相关的芯片厂商此时的布局则显得尤为重要,具有前瞻性眼光的芯片厂商,势必在这场变革中占据制高点,赢得先机。
这是当下也是时髦的做法,但是由于技术和供应链上的双重难度,目前还没有成熟量产的产品,三星S8已经放弃,苹果能否量产还是未知数。目前从芯片到模组到与屏幕的整合还没有成熟的产品。
从技术方案上有两个方向:In Display和Under Display。区别在于In Display是将指纹的红外发光二极管、红外接收传感器都植入到OLED像素矩阵中;Under Display则是把指纹的红外发光二极管、红外接收传感器还做成一个独立的模组贴合在屏幕的下方。
在这变革中,指纹识别无疑。指纹识别技术在手机终端的应用,极大提升了消费者对手机终端的便捷体验和安全体验;也因之迅速获得市场的认同并成为中产品的标配。然而,其技术应用特点决定了其在全屏化变革中似乎尤为凸显。前置?后置?屏内?有些选择似乎无可奈何!自苹果iphone 5S搭载指纹识别技术以来,指纹识别终于迎来大爆发。2016年,各大手机品牌在发布的新机型中相继增加指纹识别,指纹识别开始得到快速普及。据旭日大数据显示,2016年,液晶屏,搭载指纹识别技术的手机出货量达6.4亿部,2017年,将有10亿部手机搭载指纹识别,渗透率达6成,到2020年,渗透率将达9成。由此可见,指纹识别必将成为手机的标配功能。

液晶屏-彩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由合肥彩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液晶屏-彩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是合肥彩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今年新升级推出的,以上图片仅供参考,请您拨打本页面或图片上的联系电话,索取联系人:缪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