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粘土在煅烧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对煅烧粘土的晶体结构、活性的化学变化,煅烧粘土的研究和测试结果后,物理和化学性质的热力学特性的变化表明,分解粘土分很多,经过煅烧粘土S03含量降低,前500℃煅烧温度、煅烧高岭石晶体结构几乎不变,550℃温度,高岭石晶体结构破坏严重.650度,粘土特征衍射峰几乎完全消失,粘土结构完全破坏.750°焙烧温度.在950℃,粘土开始向非晶态偏粘土.从低温煅烧到高温煅烧,粘土发生了变化,粘土、高岭石、粘土与尖晶石发生了变化.研究发现,煅烧到550度、粘土、脱羟基、脱羟基后的粘土活性较强,更有可能与有机反应,550°煅烧粘土的物理化学性能,能满足进一步改性的要求.
粘土矿物
粘土矿物(clayminerals),地质学术语,是组成粘土岩和土壤的主要矿物。它们是一些含铝、镁等为主的含水硅酸盐矿物。除海泡石、坡缕石具链层状结构外,其余均具层状结构。颗粒极细,一般小于0.01毫米。加水后具有不同程度的可塑性。
粘土矿物的粒度细小,其大小和形态需用电子显微镜才能测定。多数粘土矿物如伊利石等呈鳞片状,结晶良好的高岭石则呈完整的假六方片状。少数粘土矿物呈管状(埃洛石)或纤维状(坡缕石和海泡石)。
粘土在釉浆中的悬浮作用
粘土是一种矿物资原料,具有高度的分散相,其分散相尺寸为10~100A",加水后的粘土体系称之胶体体系。正是由粘.土这种胶体体系,所以它有极大的表面积,属于界面性质。为此粘土作为搪瓷釉浆的主要磨加原料,因而它的各项理化性能均能对釉浆的性能及搪瓷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众所周知釉浆是由熔块、粘土水、电解质和其它剪加物组成的胶体体系,每一个组份在体系中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通常我们是按照釉浆在同一时间内沉浮体积的大小得出它的悬浮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