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耐火粘土成分
耐火粘土的化学成分是影响其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Al2O3是耐火粘土的有益组分,主要赋存于氢氧化铝矿物(一水硬铝石、勃姆石、三水铝石),其次赋存于铝硅酸盐矿物(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等)中。一般来说,软质和半软质粘土含Al2O3为30%~45%,硬质粘土为35%~50%,高铝粘土为55%~70%[2]。
SiO2主要赋存于粘土矿物中,亦有微量的原生石英残屑存在。SiO2含量变化较大,高铝粘土中一般为3%~35%,硬质粘土中为43%~66%。
Fe2O3主要赋存于赤铁矿、磁铁矿、针铁矿、菱铁矿中,是耐火粘土的主要有害成分。Fe2O3含量无明显规律,高铝粘土中含量在0.5%~2.2%,硬质粘土中含量在0.5%~2.5%,软质粘土中一般为1.0%~2.5%。
K2O和Na2O也是耐火粘土的有害杂质,主要赋存于伊利石和云母类等矿物中,含量变化较大。
CaO和MgO等虽为有害杂质,但含量一般甚微。
耐火黏土是如何分类的?分布在我国那些地方?
黏土不是单一矿物,而是由直径小于0。001mm(或小于1~2μm)的多种含水铝硅酸盐矿物的混合体。其特性是在湿态和细粉状态下具有可塑性(粉碎加水后混合得到),干燥后变硬和在足够高温度下加热玻璃化。黏土按其生长情况可分为:
原生黏土。指长石经风化后生成高岭石及其他含水硅酸盐矿物、石英等。未完全奉化的碎粒残留原地,而可溶性盐类则被溶解。
次生黏土。是有原生黏土在自然动力条件下转移到其他地方再次沉积的黏土。原生黏土的化学成分,杂质及伴生物受母岩成分制约。根据黏土的可塑性有可将其分为:
软质黏土(或称强可塑性黏土)。此类黏土多属于次生黏土。因其颗粒细,分散度大,故可塑性大。
硬质黏土(或称软可塑性黏土)。此类黏土可塑性较差,多数原生黏土。按岩石类型分为高岭土、高龄石黏土(也叫软质黏土)、高岭石黏土岩。
粘土钠化剂的大致添加量是多少首先对钙基粘土原矿开始提纯工艺,可以得到蒙脱石含量较高的钙基蒙脱石原料,之后需对其进行钠化改型。阳离子(Ca2+、Mg2+等)水化膜薄,收缩倍数低,阳离子交流容量(CEC)小;阳离子(Na+、K+等)水化膜厚,收缩倍数高,CEC大。同时,蒙脱石具有更高的吸水率和热稳定性、更强的可塑性和粘结性、以及更的胶体悬浮液触变性和润滑性。因此,在无机凝胶的制备过程中要将钙基改性为。钙基粘土中蒙脱石层间所吸附的阳离子,主要为Ca2+、Mg2+,这种吸附离子与晶体的结合不很坚固,易被Na+离子所置换,从而完成钙基蒙脱石的钠化改性。改性机理:Ca-Bentonite+2Na+→Na2-bentonite+Ca2+(+钠化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