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值得提醒的是,一些人把喙尾琵琶甲当成了打屁虫,这就错了。在云南,打屁虫是另外一种昆虫,虽然它们都有臭味,但打屁虫的颜色、生理习性、分布区域和药用价值,琵琶虫,和喙尾琵琶甲都有很大的区别。喙尾琵琶甲是鞘翅目,琵琶甲属的昆虫,全身黑色,主要生存在农户的房屋、牲畜圈舍,幼虫栖息于疏松土壤,以谷糠玉米面,面粉等为食,在野外是见不到它的。
喙尾琵琶甲成虫体长约2.4cm,体宽约1.1cm。卵圆形,黑色,无光泽,跗节褐色;上唇凹入,被纤毛及茸毛;唇基略凸出,被一个颇明显的直缝和额分开,头被大刻点,两侧刻点近于相连。触角的4~7节,长约2.5倍于宽,8~11节圆而略长,第十一节几乎不长于前方的节,形状尖。前胸较小,宽略过于长,前缘凹入,后缘稍凹入,从前角到中间略圆,略放宽,然后从中间至基部几乎缩小成直线,仅两侧有细边,沿着边有一个很浅的沟,中央几乎扁,雕着很大的刻点。鞘翅基部宽等于前胸,从基部到中部逐渐放宽成圆形,使近于中部之宽2倍于基部,越向后越显得钝圆,末端变成尖锐而短尖。鞘翅显得扁,几乎平,两侧的龙骨突起从上面看见前端的1/3。缘折前端1/4宽,从此到未端突然缩窄平滑,琵琶虫价值,和鞘翅背面的部分形成明显的对比,背部刻着明显的皱l纹和粒点,琵琶虫科学养殖,从中可以认出纵纹的遗迹。颏圆,前胸腹板在基节间沿中线有沟,向下弯而变扁,没有龙骨突起。腹部刻着细皱l纹,后腹有刚毛刷,呈铁锈色。但未两节似乎光滑而小,有稀刻点,琵琶虫养殖技术,胚节有刺,前端1/4的内侧稍弯,后端1/2直,跗节褐色。
琵琶甲虫的繁殖与繁衍
琵琶甲虫繁殖能力强,雌性能够产下数十个卵,孵化后的幼虫会不断食用腐烂的果蔬,经历三十四个龄期,然后幼虫会变为蛹,再经过一段时间,蛹化为成虫。在养殖过程中,应注意控制琵琶甲虫的数量,以免过度繁殖影响生存环境。
科学养殖琵琶甲虫需要注意环境、饲料和防治疾病等多方面问题,如果您了解养殖技术并正确操作,就可以让这种小动物在家中安乐无忧地生息下去。
琵琶虫价值-武汉农科大(在线咨询)-琵琶虫由武汉农科大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行路致远,砥砺前行。武汉农科大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致力成为与您共赢、共生、共同前行的战略伙伴,更矢志成为虾类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与您一起飞跃,共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