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息成像数字后制技术创新
除了全息薄膜材料,180度全息幻影成像设备,Ceres还发明数字后制打印技术,从而使其脱颖而出。
Bouhamri说:“我们相信[Ceres]是目前使用数字方式全息投影而进行生产的,而且他们也自行制造设备。这可能让他们比竞争对手更具优势。”
那么,什么是“数字后制”(digital mastering)?Ceres称此过程为“后期制作”(mastering),因为它有点像是录音。在录音时,180度全息幻影成像制作,乐器或声带产生的振动会被加以编码,以便日后可在无需原始振动源的情况下重制。全息技术也是一种能够记录光场且可在随后没有原始光场的情况下进行重建。
在开发数字控制的后制过程中,河北180度全息幻影成像,Ceres为其基于Bayfol H光敏聚合物的全息打印机进行了优化,Ceres自2009年起开始使用,并对其进行表征和优化。
Ceres的数字后制打印机可以产生大幅的全息投影,其中由许多250mm2的全息投影“画素”组成。Travers提醒说,和电视画素不同的是,这里的每个画素都是“可编程的”,以便可在RGB中产生任意光场。同样地,参考光束的角度也是可编程的。透过此后制过程,Ceres可以数字化和编程任意光功能(例如不同类型的镜像和透镜),使其成为软性薄膜。
有了这些进步,Bouhamri认为,全息投影不再是一种难以捉摸的技术。他说,过去几年已经建立了“一条足以让人可大量制造的道路”。
Bouhamri指出,“大规模制造能力”正是全息投影技术用于AR和HUD的主要问题。但是,由于“全息领域业界长期不懈地努力”,他预期全息元素很快就能设计成几种商用化产品。

全息成像3D摄影
在3D投影前,要对物体进行120°的3D摄影。看过3D电影的读者应该知道,如果取下3D眼镜观看,画面有重影而模糊不清。只是因为,银幕上的画面并不是一幅,而是两幅角度不同的画面叠加的效果。
全息投影为了模拟“双目效应”,必须拍摄出偏左侧的画面和偏右侧的画面。在拍摄时,其实有两台3D摄像机同时工作,一台偏向演员左侧,记录偏左的图像;一台偏向演员右侧,记录偏右的图像,再通过电脑处理,将两幅图像叠加,便成了3D电影源。

全息成像是什么
全息投影技术(front-projected holographic display)属于3D技术的一种,原指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技术。而后随着科幻电影与商业宣传的引导,全息投影的概念逐渐延伸到舞台表演、展览展示等商用活动中。但我们平时所了解到的全息往往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全息投影,而是使用珮珀尔幻像、边缘消隐等方法实现3D效果的一种类全息投影技术。
“全息”来自希腊字“holo”,含义是“完全的信息”,即包含光波中的振幅和相位信息。普通的摄影技术仅能记录光的强度信息(振幅),深度信息(相位)则会丢失。而全息技术的干涉过程中,波峰与波峰的叠加会更高,波峰波谷叠加会削平因此会产生一系列不规则的,明暗相间的条纹,从而把相位信息转换为强度信息记录在感光材料上。

180度全息幻影成像技术-华奕科技(推荐商家)由北京华奕互动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北京华奕互动科技有限公司是从事“电子翻书,互动投影,全息成像,滑轨电视,投影融合,电子沙盘”的企业,公司秉承“诚信经营,用心服务”的理念,为您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欢迎来电咨询!联系人:程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