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新能源系统友好性能提升行动
(十三)打造一批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整合源储资源、优化调度机制、完善市场规则,提升典型场景下风电、光伏电站的系统友好性能。改造升级一批已配置新型储能但未有效利用的新能源电站,建设一批提升电力供应保障能力的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提高可靠出力水平,新能源置信出力提升至 10%以上。
(十四)实施一批算力与电力协同项目。统筹数据中心发展需求和新能源资源禀赋,科学整合源荷储资源,开展算力、电力基础设施协同规划布局。探索新能源就近供电、聚合交易、就地消纳的“绿电聚合供应”模式。整合调节资源,提升算力与电力协同运行水平,电力,提高数据中心绿电占比,降低电网保障容量需求。探索光热发电与风电、光伏发电联营的绿电稳定供应模式。加强数据中心余热资源回收利用,满足周边地区用热需求。
(十五)建设一批智能微电网项目。鼓励各地结合应用场景,因地制宜建设智能微电网项目。在电网末端和大电网未覆盖地区,建设一批风光储互补的智能微电网项目,提高当地电力供应水平。在新能源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建设一批源网荷储协同的智能微电网项目,提高微电网自调峰、自平衡能力,提升新能源发电自发自用比例,缓解大电网调节和消纳压力,积极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50万度能耗背后,绿色微电网,如何助力企业节能减碳
有人问:一个月耗电50万度的企业,是个什么样的企业?在工业领域,一个月用电量达到50万度的企业并非少数。重工业的,如电解铝、钢铁、水泥等行业的巨头,分分钟能耗就上万度。他们的生产线日夜运转,耗电量巨大,背后是对能源效率和稳定性的极高要求。在这样的能耗背景下,绿色微电网的建设成为了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政策层面,已经明确将工业绿色微电网作为提高能效、保障工业稳增长合理用能需求的重要途径。通过集成应用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热泵、新型储能等技术,工业绿色微电网不仅能够促进高比例利用可再生能源,更是推动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
在实际应用中,一些的工业企业已经开始布局绿色微电网。例如,北京亦庄碳中和智慧园区通过风光储联合优化运行,实现了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而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蒙苏经济开发区零碳产业园的绿色微电网则通过智慧能源管控系统,实现了风电和光电的100%就地消纳。绿色微电网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能源使用效率,还能通过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同时,通过“新能源+储能”的协调峰谷供电模式,企业能够在电力负荷高峰时段自主调节,减少对电网的依赖,提高能源安全。
耗电50万度的企业,从低能耗层级来说,只是中等规模企业,从高能耗层级来说,只是一个小企业。但在节能减排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将加入到这场能源革命中,通过构建和优化绿色微电网,实现能源的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光伏也能解决一系列发电储能问题。节能降碳,保护环境,为企业助力。
二、我国电力工业节能进展与潜力
1.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降低火电比重
火电尤其是煤电比例高,是我国电力工业能源消耗总量大、增速快的重要原因。在风电等清洁能源利用技术趋于成熟的条件下,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风电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发电,降低煤电比重。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存在上网难的问题,2007年7月,国家电监会发布了《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国家电力监管会第25号令),编制了《关于〈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的工作方案》,对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其电网覆盖范围内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上网电量的情况实施监管,以促进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规范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行为。
2.实施上大压小政策,调整火电结构
从煤炭消耗看,大型火力发电机组每千瓦时供电煤耗为290~340克,中小机组则达到380~500克,高出100~200克。因此,在火电装机比重短期内无法大幅度降低的情况下,增加大型火电机组,减少小型火电机组,能较好进电力工业节能。
3.积极开展能效对标,推广清洁生产
在我国发电领域,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针对国有发电企业节能降耗的激励相对较弱这一情况,为指导国有发电企业节能降耗和同业对标,2007年4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火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国家发展改革委2007年第24号公告),以促进企业采取综合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和生产过程削减污染,电力节能减排,实现节能减排。
为提高电力工业能源利用效率,电力节能改造,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国家能源局近年来进一步提高火电项目的准入门槛,引导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取得明显成效。
宣瓦电力(图)-电力节能-电力由西安宣瓦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提供。西安宣瓦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拥有很好的服务与产品,不断地受到新老用户及业内人士的肯定和信任。我们公司是商盟认证会员,点击页面的商盟客服图标,可以直接与我们客服人员对话,愿我们今后的合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