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动齿圈中频感应加热预淬火
从动齿圈是联合收割机差速器总成中的关键零件。技术要求感应淬火后齿顶和齿根部硬度为50~60HRC。
从动齿圈采用整体预热后高频加热淬火方式,可使齿部与心部的温差减小,降低齿顶和齿根传热条件不同而引起的温度差异,获得沿齿廓分布的淬硬层。另外,考虑到操作方便,直接采用中频进行齿部预热后二次加热淬火。零件淬火后留自回火温度200~250 ℃,同时规定淬火和回火时间间隔不得超过2小时,有效防止淬火裂纹的产生。
1. 从动齿圈采用齿部预热后中频加热淬火方式,可以显著降低由于齿顶和齿根传热条件不同而导致的温度差异,从而获得沿齿廓分布的淬硬层。
2. 在对齿宽较宽的盘状类齿轮整体加热的感应器设计时,感应器的高度应比齿圈的齿宽小1~2 mm,以减小加热时的尖角效应。
3. 随着数控淬火机床的发展,如果采用数控机床,可以实现两次加热采用不同的工艺参数,则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轴类零件在感应加热淬火后的回火温度
感应淬火的钢轴类零件的回火温度为150至205摄氏度。在该温度的回火条件下,40钢的轴具有的扭转强度和较好的塑性(扭曲度),并具有的性能和抗过载性能。
此项结果是通过对40钢(热轧圆钢)的轴类零件在进行多次感应淬火和回火试验得出的结果。试验在同一环境及同一感应加热设备下进行。在试验中进行了150摄氏度、175摄氏度、205摄氏度、260摄氏度、315摄氏度等一系列的回火试验并通过数据比对得出的结论。从40钢轴的扭转试验结果看,在150摄氏度至205摄氏度回火温度下可以获得的性能。疲劳试验表示温度超过205摄氏度后,回火的结果并不理想。对于温度超过150摄氏度的回火而言,扭转强度极限下降了,而断裂前的扭转度在205摄氏度回火时达到了峰值。

长轴棒料感应调质处理技术要求、注意事项及工艺方法
长轴淬火后必须达到以下三点要求:
1. 工件淬火后不开裂。
2. 工件控制淬火变形(含变形数不超过预备量)。
3. 工件淬火启硬度符合图纸技术要求。
长轴类零件热处理控制淬火变形韵操作注意事项:
1. 做好淬火前的准备工作,了解图纸的技术要求,鉴别钢材,凸轮轴淬火机操作流程,检查工件表面缺陷等。
2. 固定后进行加热。
3. 检查工件加热前的变形是否大于0.2毫米。
4. 工件加热时要缓慢升温,一直升到组织变化温度 。
5. 工件淬火冷却时必须预冷淬火。
6. 工件淬火冷却必须在静水中进行,不能在循环水池中进行。
7. 细长的轴淬火前先经次预热用500至600摄氏度,第二次预热用600至650摄氏度完成后,零件以60摄氏度/小时再缓慢升温到零件所要求的加热淬火温度。

唐山凸轮轴淬火机操作流程服务介绍-领诚电子由郑州领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提供。郑州领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是从事“淬火生产线,调质生产线,感应加热设备,中频透热炉”的企业,公司秉承“诚信经营,用心服务”的理念,为您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欢迎来电咨询!联系人:李经理。同时本公司还是从事淬火成套设备,泵管内壁淬火设备,链轮淬火设备的厂家,欢迎来电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