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加工中心中,车铣复合数控机床加工一般需要运用多把刀具,所以我们要合理安排加工次序,这样有利于提高加工精度、加工功率及经济效益。在安排车铣复合数控机床加工时要遵照"基面"、"先面后孔"、"先主后次"及"先粗后精"的一般工艺原则。定位基准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加工顺序的安排,作为定位基准面应先加工好,以便为加工其他面供给一个可靠的定位基准。因为本道工序选出定位基准后加工出的表面,有可能是下道工序的定位基准,所以待各加工工序的定位基准判定之后,即可从毕竟精加工工序向前逐级倒推出整个工序的大致顺序。判定车铣复合数控机床加工顺序时,还要先了解零件是否要进行加工前的预加工。预加工常由一般车床结束。若毛坯精度较高,定位也较可靠,或加工余量充分且均匀,则可不必进行预加工,而直接在加工中心上加工。这时,要根据毛坯粗基准的精度考虑加工中心工序的区别,可所以一道工序或分红几道工序来结束。车铣复合数控机床加工零件时,比较难保证的是加工面与非加工面之间的标准,这一点和数控铣削相同。因此,即使图样要求的对错加工面,也需要在制造毛坯时在非加工面上添加恰当余量,以便在加工中心加工时,保证非加工面与加工面间的标准符合图样要求。相同,若车铣复合数控机床加工前的预加工面与加工中心所加工的面之间有标准的要求,也应在预加工时留必定的加工余量,尽量在加工中心的一次装夹中结束包括预加工面在内的一切加工内容。
车铣复合数控机床车削平面螺纹加工分析
车铣复合数控机床针对所谓平面螺纹,就是在圆柱或圆盘端面上加工的螺纹。车刀相对于工件运动的轨迹,则是一条阿基米德螺线,它与常加工的圆柱螺纹不同。在车铣复合数控机床上车削平面螺纹,一般采用光杠传动,使中拖板丝杠转动,驱动车床中拖板横向移动走刀来车削。这就要求工件每转一转,中拖板横向移动工件上一个螺距。在工件螺距要求不严格时,可用工件平面螺纹的螺距,除以车床增大螺距的倍数,用所得的商,选择相近似的横向进给量,并按要求扳好进刀箱手柄,再把主轴箱上增大螺距手柄扳到增大螺距位置上,并把主轴箱上变速手柄扳到要求的位置上,安装好刀具,就可进行平面螺纹的车削。在工件螺距要求严格时,就必须配换挂轮箱挂轮。在计算挂轮前,按上述的方法,选一个近似的横走刀量,并扳好进刀箱、增大螺距和变速手柄,进行横向走刀。然后用主轴的整数去除横拖板所移动的距离,是实际的螺距。一般的情况下,不会与工件要求螺距相等,这就必须计算更换挂轮箱挂轮。
初次开机时,系统电源无法正常接通。分析及处理过程:经检查,该车铣复合数控机床电源单元的发光二极管PIL不亮,电源单元的熔断器F1已熔断。由于车铣复合数控机床为二手设备,故又对照原理图4-5,逐一测量电源模块内部线路与各相关元器件C2、D1、Q1等,在确认无误后,通电测量输入单元的辅助控制电源A24端子上的DC24V正常,F1的输出端与A0间无短路,初步判定电源单元无故障。更换FANUC备件F1后,故障排除,车铣复合数控机床电源正常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