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纯高压水束的能量足够把一些软质材料,如硅酸钙板、塑料、木材、橡胶、泡沫制品切断。这就是所 谓“纯水切割”。
为了切割硬质或复合材料,需要在水束里加进磨料(即石榴石),即在高压水从喷嘴喷射出来之后, 利用真空把磨料(水切割选用60?80目的石榴石砂)吸进来,水和砂混合后在砂管内聚焦,射向工件。 用“带磨料切割”几乎可以切割所有100mm以下的材料。

水射流的发展历史
人们认识水射流应该说还是从水的冲刷作用开始的。大雨能把田地冲出一道水沟,能剥落山岩,甚至能造成泥石流。河道出口久而久之便冲积成了三角洲。水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表现在3个方面:使材料破的裂、流动、去除。水射流的应用起源于矿业。早期利用水射流冲洗矿石中的泥土,蓄水运送并筛选矿石和直接周水射流冲刷煤层。由冲刷到破碎实际上是水射流的一个质变,前者是低压大流量,后者则是高压小流量。本世纪30年代已开始用水射流采煤。开始是用lOMPa以下的水射流冲采中硬以下煤层,至70年代已发展到用20~30MPa水射流慢速切。

所谓散水即从沙管喷嘴出来的水不集中,形成不了水柱从而根本无力切割。压力越大,散水现象越严重。事实上由于水分子粘性弱的特点,水流在高速运动时受到空间的阻力影响很容易分散,越是末端,分散越严重。无论有没有装砂管,也不论砂管如何都改变不了这种自然现象。只不过人们利用水射流的焦距实现有效切割而已。我们这里所说的散水是指水射流的焦距太短达不到有效切割的预期。导致散水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常见的如宝石喷嘴损坏。只要把沙管拆下来,就很容易看到水从宝石喷嘴出来就是分散的。还有一种常见的就是砂管内壁起坑了。水流射到坑里反弹回来扰乱水流的正常轨迹,我们称这种现象为扰流。但扰流是砂刀管本身的问题,而是水柱和砂管内孔不同心,也就是射偏了。沙管的本职任务是凭借自身的硬度抵抗水柱边缘分散的水分子从而实现延长水射流的焦距目的。少量边缘分散的水分子对高硬度的沙管内壁的危害是有限的且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这个时间即是砂管的正常使用寿命。但是,再硬的材料也无法抵挡高速水砂混合物的正面冲击,这种冲击必然会导致沙管。为此射偏的高压水柱对沙管内壁是致命的。这里再次补充说明一下,有些射偏的水柱由于偏移的角度较小不一定都会导致沙管内壁起坑,而是导致砂管口呈现椭圆或裂口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