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助留剂
助留剂的助留作用和影响荧光增白的其他作用之间有直接关系。若填料留着率高,荧光增白剂紫外线被纸吸收的量就多,因而造成荧光损失而导致增白效果的降低。助留效果好的助留剂对荧光增白剂效果的影响较大。
2、金属离子
在水中含有各种重金属离子时,均会降低增白剂的效果,其中尤以Fe3+的影响大。另外水的硬度较高时,Ca2+、Mg2+等会降低荧光增白剂在水中的溶解度,使增白效果降低。
3、填料
成品增白剂是由活性组分与廉价填料如元明粉拼混而成,元明粉的成本仅相当于VB L活性组分成本的2.3%。在一定条件下,增白效果主要取决于增白剂有效组分的用量。填料元明粉对增白具有一定增效作用,这种作用的大小与元明粉的用量(或者说增白剂的强度)及增白对象(即被增白物)的品质有关。实验表明,当用于棉纤维增白时,元明粉有较显著的增效作用,而且元明粉用量越大增效作用越大。但用于其他纸浆增白时,元明粉表现不出增白的增效作用。





同样是荧光增白剂,差距为什么这么大呢?
一、注意荧光涂料荧光增白剂的添加量:
产品泛黄的原因与适当的添加量有很大的关系,建议在的指导下进行添加,一般荧光增白剂的添加量是在每吨塑料100-500克之间。
二、使用方法和工艺:
荧光增白剂的使用一定要适用生产的工艺,如果添加的方式或者方法不正确的话,也会当时荧光涂料荧光增白剂的效果不明显。增白剂KB-1添加量非常的少,一定要注意添加的工艺,充分的分散到产品中即可。
三、如果以上方法效果还是不理想,可以用一些介体,提前把荧光增白剂增白剂溶解,这样可以提高分散性能。
若以上方式还是不能解决那就说明现在用的原料配方有一定的问题,或者是使用的方式还存在的问题。
荧光增白剂的用量常用其对于塑料质量的百分数表示。荧光增白剂在塑料中的用量与其化学构造、分散度以及塑料配方中的增塑剂或其他添加剂的性质有关。荧光增白剂的用量普通为0.05%~0.1%(对塑料重),关于超白种类,用量可达0.5%(对塑料重)或更多;关于通明塑料,其用量则为上述用量的1/100~1/10。适宜的用量应经过小样实验来确定,以满足使用要求为准绳,并不是在什么状况下荧光增白剂的用量越多增白效果越好,而是有一定的浓度极限,超越某一极限值,不但没有增白效果,甚至还会呈现发黄景象。过高的荧光增白剂用量还会惹起不相溶,发作迁移景象,抗老化功能降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