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坝安全监测沿革
大坝安全监测工作始于20世纪初,泄洪监测设备,当时的方法和设备都较差,泄洪监测软件,加以坝工设计、施工水平也不高,大坝失事时有发生。出名的有1928年美国的圣·弗朗西斯坝失事,1959年法国的马尔帕塞拱坝失事,1963年意大利的瓦依昂水库滑坡,都造成很大损失,引起社会震动,促使许多国家制定大坝安全监测法规,改进监测技术和监测仪器,使大坝监测工作得到很大发展。70年代以来,由于电子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江西泄洪监测,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实现了半自动化或自动化,美国、日本、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等都在其国内建立机构进行大坝安全监测资料的集中处理。中国的大坝安全监测工作开始于50年代中期,60年代逐步研制和生产了各种监测仪器,制定了《水工建筑物观测工作手册》等有关规定。80年代研制并应用了遥测垂线坐标仪、倾斜仪、水位计、激光准直设备等新仪器新设备,在龚咀水电站、葛洲坝水利枢纽、东江水电站等大坝上实现了内部观测仪器自动测量和自动处理,建立了全部国家性的大坝安全监测机构和资料分析中心,开始制定各种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和技术规范。
大坝安全监测方案实施
1、坝体地表位移监测,采用CNSS在线监测仪或一体式拉线地表位移监测仪或激光试地表位移监测仪完成地表变形监测数据的采发。
2、坝体深部位移监测,采用复合式深部位移监测仪完成岩土内部变形监测数据的采发,包括变形初期的小位移以及中后期的大位移变形。
3、降雨量监测,采用翻斗式降雨量监测仪或红外雨量计完成该地区降雨量变化监测数据的采发。
4、地下水位监测。采用地下水位监测仪完成岩土深部水位变化监测数据的采发。
5、库水位监测,采用超声波库水位监测仪完成水库水位变化监测数据的采发。
6、浸润线监测,采用浸润线监测仪完成坝体浸润变化监测数据的采发。
大坝安全监测
大坝安全监测是通过仪器观测和巡视检查对水利水电工程主体结构、地基基础、两岸边坡、相关设施以及周围环境所作的测量及观察;“监测”既包括对建筑物固定测点按一定频次进行的仪器观测,也包括对建筑物外表及内部大范围对象的定期或不定期的直观检查和仪器探查。
通过观测仪器和设备,以及时取得反映大坝和基岩性态变化以及环境对大坝作用的各种数据的观测和资料处理等工作。其目的是分析估计大坝的安全程度,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设法保证大坝安全运行。由于大坝的工作条件十分复杂,大坝和地基的实际工作状态难以用计算或模型试验准确预测,设计中带有一定经验性,施工时也可能存在某些缺陷,在长期运行之后,由于水流侵蚀和冻融风化作用,使筑坝材料和基岩特性不断恶化。因此,在初期蓄水和长期运行中,大坝都存在着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坝一旦出现异常状态,必须及时发现和处理,否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大坝失事不仅要损失全部工程效益,而且溃坝洪水将使下游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毁灭性损失。大坝安全监测是水库工程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项工作。
江西泄洪监测-泄洪监测传感器-北京腾晟桥康(推荐商家)由北京腾晟桥康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江西泄洪监测-泄洪监测传感器-北京腾晟桥康(推荐商家)是北京腾晟桥康科技有限公司今年新升级推出的,以上图片仅供参考,请您拨打本页面或图片上的联系电话,索取联系人:杨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