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工不同的刀具,由于其刀具性能不同,适合加工的材料特性也有所差别,所以要求使用不同种类的切削液。
1、对于硬质合金刀具,由于对骤热比较敏感,要尽可能使刀具均匀受热和均匀冷却,否则容易造成崩刃。所以,通常采用导热比较温和的乳化切削液,并添加适量的抗磨添加剂。高速切削时,要用大流量切削液喷淋刀具,以免造成受热不均的情况。而且这种方法还可以有效降低温度,减少油雾的出现。
2、对于高速钢材料的刀具,在进行中、低速切削时,发热量不大,适合使用乳化切削液或者乳化液。而在高速切削中,由于发热量较大,使用水基切削液可以很好地起到冷却效果。这时候,如果使用乳化切削液,将产生大量的油雾,既污染环境,又容易造成工件的影响,影响加工质量和刀具的使用寿命。除此之外,在粗加工时使用极压水溶液或极压乳化液,而在精加工时极压乳化液或极压切削油更为合适。
3、陶瓷的刀具和金刚石刀具由于具有比硬质合金更突出的高温耐磨性能,因此常采用干切削的加工工艺。有时,为了避免温度过高,也会使用导热性较高的水基切削液连续而充分地对切削区进行浇注。
4、铸合金是非铁元素,以钴为基础。当其温度高过600℃时,比高速钢更硬、耐磨性更佳。此可用于高速切削,也可用于不易切削的合金及产生高温的切削作业。铸合金对于温度巨变非常敏感,例如切削作业的突然中断。它们较适合于连续切削操作,可使用水溶性切削油。
铸铁加工中心可以用哪种切削液进行防锈?
一:乳化型乳化切削液。
乳化型就是以矿物油为基础油,兑水后呈乳白色,含油量高,具备的润滑性。但其弱点易于滋生细菌而使切削液败坏。针对乳化型切削液的弱点,而研发了,多种生物稳定剂,可有效控制细菌、霉菌、真菌等多种微生物的形成,进而提供更长的使用寿命。
二:半合成乳化切削液。
半合成是指带有部分矿物油,既有乳化型的良好润滑性,又有合成型的长期使用寿命。对于加工不一样材质,研发出具有针对性的切削液。
在加工铸铁工件加工防锈时可以用,铸铁防锈切削液(铸铁)专为铸铁、碳钢等极易生锈的金属加工而研发,具备优异的沉淀功能,可快速将铸铁粉末沉淀到池底,防锈性能。
三:全合成乳化切削液。
全合成切削液采用化学原料经化合反应而成的切削液,鉴于不含油,难于滋生细菌,使用寿命长。传统的合成切削液鉴于润滑性能欠佳多数用作研磨加工或轻负荷切削加工。长寿精密合成型切削液采取合成脂润滑技术,在提供超长的使用寿命同时提供的润滑性能。
长寿精密切削液在加工铸铁件中具备的泡沫抑制性,工作液带走量少,富含的抗杂油成份,使其容易分离出泄漏到工作液中的机台其它部位使用的润滑油,保持工作液的持久稳定,明显提高工作液使用寿命降低工作液成本。
乳化切削液的选择非常重要,必须保证良好的润滑性、冷却性、过滤性和防锈性,因此,用于铝合金加工切削液与普通切削液有所不同,选择一款合适的切削液是十分必要的。
根据加工条件和加工精度的不同要求,应选择不同的切削液。由于高速加工可产生大量的热量,如高速切削、钻孔等,如果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地被切削液带走,将会发生粘刀现象,甚至会出现积屑瘤,将严重地影响工件的加工粗糙度和刀具的使用寿命,同时热量也会使工件发生变形,严重影响工件的精度。因此切削液的选择既要考虑其本身的润滑性,也要考虑其冷却性能。
对于精加工,选择乳化型减摩切削液或低粘度的切削油,对于半精加工和粗加工,可选择低浓度的乳化型减摩切削液或半合成减摩切削液等具有良好冷却性能的切削液。
对于磨削加工来说,磨削下来的磨屑非常细小,而且在磨削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选择切削液时既要考虑润滑和冷却性能,还要考虑切削液的过滤性。如选择的切削液粘稠度过大,切屑不能及时沉积下去或被过滤出去,那么就会随切削液循环到加工区而划伤工件表面,从而影响加工表面的光洁度。因此,对于精磨或超精磨选用低粘度减摩磨削油或半合成减磨切削液。对于半精磨或粗磨,可选用低浓度的半合成切削液或全合成切削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