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普通螺纹刀具的装刀与对刀车刀安装得过高或过低过高,则吃刀到一定深度时,车刀的后刀面顶住工件,增大摩擦力,甚至把工件顶弯,造成啃刀现象;过低,则切屑不易排出,车刀径向力的方向是工件中心,加上横进丝杠与螺母间隙过大,致使吃刀深度不断自动趋向加深,从而把工件抬起,出现啃刀。此时,应及时调整车刀高度,使其刀尖与工件的轴线等高(可利用尾座对刀)。在粗车和半精车时,刀尖位置比工件的出中心高1%D左右(D表示被加工工件直径)。工件装夹不牢工件本身的刚性不能承受车削时的切削力,因而产生过大的挠度,改变了车刀与工件的中心高度(工件被抬高了),形成切削深度突增,出现啃刀,此时应把工件装夹牢固,可使用尾座等,以增加工件刚性。普通螺纹的对刀方法有试切法对刀和对刀仪自动对刀,可以直接用刀具试切对刀,也可以用G50设置工件零点,用工件移设置工件零点进行对刀。螺纹加工对刀要求不是很高,特别是Z向对刀没有严格的限制,可以根据编程加工要求而定。二、普通螺纹的尺寸分析1、螺纹加工前工件直径考虑螺纹加工牙型的膨胀量,螺纹加工前工件直径D/D-0.1P,即螺纹大径减0.1螺距,一般根据材料变形能力小取比螺纹大径小0.1到0.5。2、螺纹加工进刀量螺纹加进刀量可以参考螺纹底径,即螺纹刀终进刀位置。螺纹小径为:大径-2倍牙高;牙高=0.54P(P为螺距)螺纹加工的进刀量应不断减少,具体进刀量根据刀具及工作材料进行选择。
国产机械数控机床与进口车床的差距
在车床行业,一般把机械数控机床以轴数为标准,三轴以下的为低档,三至五轴为中,五轴以上为。对工业来说,生产设备传统与现代区别的标志是传统车床和机械数控机床,这已成为行业共识。车床单机智能化和自动化即机械数控机床是车床工业的方向,其高精、高细、高速、柔性、智能,是现代工业的标志。现代装备业正在向制造方向发展,一是越来越高大,二是越来越细小的,三是越来越复杂,生产工艺高度集成。中国车床行业经过几代人的拼搏,从1949年只能生产简易皮带车床1600台到2008年车床生产到达61.7万台,成为大车床生产国,6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车床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国外的车床相比,还是有些差距的,只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度、稳定性、可靠性等差距。比如五轴联动机械数控机床国外产品连续1500H没有故障,国产大约1000H,相差1/3.其二,数控系统的差距。数控系统是机械数控机床的,德国西门子、利勃海尔和日本的马扎克、法拉克掌握着数控系统的高水平,利勃海尔数控系统16个软件包的费用接近母机费用,软件和母机一起卖,不分开出售,软件利润非常高。目前国内车床企业使用的中车床的数控系统基本都是国外进口。其三,其他关键配套件差距。大连车床可以向水平追平95%,但剩下的5%不是一个企业甚至一个行业能够做到的,包括钢铁原料、标准件、螺钉、螺帽等,需要提升国家工业整体水平。此外,工艺、检测等环节目前也达不到世界水平。
刚刚从事机械数控机床的操作人员缺少实际的机械加工经验;也有很多操作者是从来没有接触过机械加工和编程的,那他们要学习机械数控机床操作,困难是非常巨大的。对于这些初学机械数控机床的人员,掌握一定的机械数控机床操作技巧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他们可以避免发生车床碰撞事故,导致车床损坏;二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之内,能够迅速提高操作者的机械数控机床操作技能,胜任本职工作,为单位创造经济效益。 今天我们就针对这些刚接触机械数控机床的操作人员,介绍了一些机械数控机床的操作技巧的理论知识,希望对刚刚从事的机械数控机床的操作者来说有一些借鉴的意义。 首先,操作者需对操作的机械数控机床有一个全方面的了解。了解车床的机械结构:要了解车床的机械构造组成;要掌握车床的轴系分布;更要牢牢地掌握车床各个数控轴的正负方向;要掌握车床的各部件的功能和使用,譬如简单的气动系统原理和功能,简单的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和功能;另外要掌握车床各辅助单元的工作原理和功能,譬如刀库、冷却单元、电压稳压器,电器柜冷却器等等单元的工作原理,功能和使用方法,以及车床各个安全门锁的工作原理、功能和使用方法。 牢牢地掌握车床的各操作按钮功能:知道怎么执行程序;怎么暂停程序后检查工件加工状态后,恢复暂停状态后继续执行程序,怎么停止程序;怎么更改程序后再执行程序,诸如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