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施胶剂的用量
使用中性施胶剂施胶时,用量上有一特点,如图所示:中性施胶剂施胶曲线有个低加入量,低入该量几乎无施胶效果,而当加入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施胶度会发生突跃, 此为低极限用量,以后随着用量加大,施胶度增加。但达到一定的用量后施胶度增加偏幅度变小。
对一般文化用纸而言:8-10kg/t纸,对绝干计即可满足要求,不宜过高。当施胶度不佳时,应找出内在原因,不可盲目提高用量,否则会适得其反。
中性施胶剂是反应型的施胶剂,施胶剂起效较慢,需要一定的熟化时间(一般24小时 后)才能达到终的施胶度。下机时检测施胶度应将纸样放在110度下烘5分钟,加快熟化后测定。要达到所需的施胶效果必须结合生产实际,先按中性施胶剂绝干用量上限(如 0. 25%)加入,然后逐步下调,直到少量为止。也可根据小抄纸的加入量进行调整。





中性施胶剂乳液的贮存及质量控制
由于AKD分子的活泼,中性施胶剂乳液一生产出来后即开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没有施胶作用的酮类化合物。另外由于乳液稳定性的差异,在存放过程中也会出现增稠(粘度增大到50mpa. 50mpa.s以上),严重时会出现用气泡、分层等情况。如果发现中性施胶剂乳液贮存过程中粘度严重增加;出现絮凝:滴入水中成团下降或分散不佳或向上浮起; 上下摇晃乳液泡沫不易消失;Zeta电位下降至变成负值,则此中性施胶剂的乳液不能再使用。
乳液贮存温度以5?30"C为宜,避免在阳光中曝晒,要尽量缩短乳液存放时间,使用在保质期内的新鲜乳液,货物先出。
使用前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 外观细腻,乳液无“挂环”现象,在水中能均匀分散,不出现絮凝。
⑵ 粘度要正常,以10%中性施胶剂乳液为例,粘度在30°C以下应稳定在20 mPa.s 以下。
(3) Zeta 电位约为 + 15mV。
造纸设备中整饰辊的选用
选用整饰辊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整饰辊直径的选择与车速、克重有关。车速越高,其直径也越大,否则在出口楔形区产生抽吸力,从而造成带浆水或鼓泡,影响纸页的质量。
2)面网目数的选择与车速及纸机成形网的织法和目数有关。车速快选用目数低一些的较好,以减小对纸页的粘附力;选用的目数要适应纸张品种整饰度的要求。面网目数以低于成形网的网目数20~25目为佳。
另外,面网材质以不透钢为好。
3)当车速大于340m/min时,须选取用带传动机构的比较好。
整饰辊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面辊与成形网的速差问题。
不带传动的整饰辊,面网线速比成形网滞后3%左右,如过大则会造成纸页质量问题;主动整饰辊好是网面线速约大于成形网速,一般为1~2%之间。
2)一般在整饰辊的下面装有两根案辊,其目的是为了支承成形网。
两案辊中心之间的距离对整饰效果有影响,一般控制在小于网辊的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