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
视频作者:武汉汇川游艇码头工程有限公司
泉州浮桥北宋皇佑初年(1049年),泉州郡守陆广造舟为梁,名曰“履坦”,一名“浮桥”。至元丰七年(1084年)转运判官谢仲规再修,断舟以续梁道,改名“通济”。绍兴三十年(1160年),提刑浮桥陈公与弟贺州同谋,枢密口公及僧文会助之,建石桥,长八十丈,翼以扶栏.郡乘邑志均载其事。关此浮桥,名太守王十朋记之以诗,有“刺桐为城石为笋,万壑西来流不尽,世无刚者桥岂成,名与万安同不泯。”明代朱褴也其略。如今,浮桥的两端桥头已不见踪影,只留下中间一截桥身怅然面对正在拓宽的笋江新桥。伴随着浮桥的断塌,泉州名景之一“笋江月色”再也无处寻觅,只有几个残留的桥孔,在秋风中顾影自怜。<br /><br/><img src='https://img301.dns4.cn/pic/229196/p3/20180929154334_3622_zs_sy.jpg' /><div id='div_zsDIV'></div> <br />柳州浮桥浮桥古时称为“舟梁”。它用船舟来代替桥墩,故又有“舟桥”之称,属于临时性桥梁。柳州地处柳江中游,江水浮桥穿城而过,将市区分为南北两岸,两岸的交通都依靠舟楫横渡。据史料记载,清顺治十年(1650年),南明晋王李国率兵至柳,为解决军1需过河的问题,曾搭浮桥于南门下。这是关于柳州浮桥早的文字记载。<br /><br/><img src='https://img301.dns4.cn/pic/229196/p3/20180929154333_6362_zs_sy.jpg' /><br />当年的黄河浮桥,用24只大船,横排于黄河之上,船与船之间相距5米,以长木连接,铺以板,塑料浮筒,围以栏;南北两岸竖铁柱4根,大木柱45根,有两根各长50米的粗铁绳,将船固定在河面上。冬季黄河结冰则拆除,春季则又重搭浮桥。“伫看三月桃花冰,冰泮河桥柳色青”的诗句,就是当时浮桥的写照。兰州古八景之一的“锁蛟”也是指这种景色。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清在兰州道彭英甲建议和陕甘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银30.669万两,由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将浮桥改建为长233.3米,宽7.5米的黄河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1942年改为“中山桥”。<br /><br/><img src='https://img301.dns4.cn/pic/229196/p3/20180929154334_8062_zs_sy.jpg' /> <br /> 塑料浮筒-汇川游艇码头工程公司(图)由武汉汇川游艇码头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武汉汇川游艇码头工程有限公司是从事“水上运动,游艇码头,浮桥”的企业,公司秉承“诚信经营,用心服务”的理念,为您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欢迎来电咨询!联系人:颜经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