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命名
连接器的型号命名是客户采购和制造商组织生产的依据.在国内外连接器行业中,产品型号命名有两种思路:一种是用字母代号加数字的办法,力求在型号命名中反映产品的主要结构特点。这种方式的好处是易于识别,但排列太长,过于复杂,随着连接器的小型化,给打印带来很多困难.目前国内仍流行这种方式,并在某些行业标准甚至中作出了规定,如(印制电路连接器)、(矩形连接器)、(带状电缆连接器)、(带状电缆连接器)等.由于连接器结构的日益多样化,在实践中用一种命名规则复盖某一类连接器越来越困难.另一种思路是用阿拉伯数字组合.这种方式的好处是简洁,便于计算机管理和小型产品的标志打印.国际上主要的连接器制造商目前均采用这种方式.可以预计由各制造商制订反映自身特色的命名办法将会逐渐取代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全行业统一规定某种命名规则的办法.
我司的连接器型号命名以间距为依据,以此排列下去.以MX1.25胶壳为例,125H05-NP,125代表间距,H代表胶壳,05代表序号,NP代表几PIN.
欢迎需要连接器的朋友请拔打以下产品图片中的电话与我们联系,谢谢!





连接器的电气参数要求
连接器是连接电气线路的机电元件。因此连接器自身的电气参数是选择连接器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接触电阻
接触电阻是指两个接触导体在接触部分产生的电阻。在选用时要注意到两个问题,
一,连接器的接触电阻指标事实上是接触对电阻,它包括接触电阻和接触对导体电阻。通常导体电阻较小,因此接触对电阻在很多技术规范中被称为接触电阻。
二,在连接小信号的电路中,要注意给出的接触电阻指标是在什么条件下测试的,因为接触表面会附则氧化层,油污或其他污染物,两接触件表面会产生膜层电阻。在膜层厚度增加时,电阻迅速增大,是膜层成为不良导体。但是,膜层在高接触压力下会发生机械击穿,或在高电压,大电流下会发生店击穿。对某些小体积的连接器设计的接触压力相当小,使用场合仅为mA 和mV级,膜层电阻不易被击穿,可能影响电信号的传输。在GB5095《电在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中的接触电阻测试方法之一“接触电阻——毫伏法“规定,为了防止接触件上绝缘薄膜被击穿,测试回路的开路电动势的直流或交流峰值应不大于20mV,直流或交流试验电流应不大于100mA。事实上这是一种低电平接触电阻的测试方法,因此,有此要求的选择者,因选用由低电平接触电阻指标的连接器。
连接器有四个结构性的元素:
1、接触界面
2、接触镀层
3、接触弹性元件
4、连接器塑胶本体
接触界面有两种形式:
可分离性接触------连接器的每次插入时形成的联接 性接触------连接器固定在子系统上的点,这些点是当作连接的
机械性:包括压接、刺破、压入和绕线
金属性:端子接触界面形成了金属性的接触,如焊接(Soldering)和焊接(Welding)
端子间的接触界面决定了端子的电阻、连接器的寿命(性能不失效的情况下插拨次数) 失效的发生。
连接器的端子材质目前市面上有磷青铜,黄铜,表面有镀锡和镀金,镀金一般导电性的功能高些.
欢迎需要连接器的朋友请拔打以下产品图片的电话与我们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