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板粘钢加固技术注意事项
一、前期准备
1.严格检测原结构混凝土强度,C20以上方可施工,剔除疏松层至坚实基层
2.选用Q235B及以级钢板,厚度4-12mm,需经喷砂除锈达Sa2.5级标准
3.使用改性环氧树脂结构胶,具备抗湿热老化检测报告
二、施工工艺控制
1.混凝土表面处理应凿毛深度≥3mm,相邻凿毛点间距≤20mm
2.钢板粘接面需打磨粗糙度Ra≥50μm,擦拭去除油污
3.胶层厚度控制在2-3mm,采用双面注胶法保证满粘率≥95%
4.锚固螺栓间距≤300mm,边距≥50mm,配合卡具施加0.2MPa压力
三、环境控制要求
1.施工温度宜在10-35℃,湿度≤70%,雨天禁止露天作业
2.固化期间避免振动荷载,养护时间根据胶粘剂要求(一般≥72小时)
3.高温环境需采取遮阳措施,粘钢加固,防止胶体过早固化
四、质量验收标准
1.空鼓检测采用锤击法,单处空鼓面积≤100cm2,总空鼓率≤5%
2.粘接强度现场抽检≥2.5MPa且为混凝土内聚破坏
3.钢板定位偏差≤5mm,平整度误差≤3mm/m
五、后期维护要点
1.验收后48小时内完成防锈处理,环氧富锌底漆+防火涂料
2.使用阶段禁止在加固区开孔焊接,定期检查胶层老化情况
3.新增荷载应分阶段施加,加载不超过设计值的60%
本技术需严格遵循《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要求,施工前应进行专项方案论证,关键工序实施影像留存,确保结构。

梁面粘钢加固是通过在混凝土梁表面粘贴钢板以提升结构承载力的常用方法,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加固效果及结构安全,需严格把控以意事项:
###一、前期设计与材料控制
1.**结构评估**:施工前需检测原梁混凝土强度(≥C15)、裂缝状况及钢筋布置,验算荷载需求,确保粘钢方案符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要求。
2.**材料选择**:优先采用Q235或Q345钢板,厚度宜为3~6mm,结构胶须具备胶认证,满足抗拉强度≥30MPa、抗剪强度≥18MPa的性能指标。
###二、基层处理要点
1.**表面处理**:剔除梁底粉刷层,打磨混凝土至骨料外露,平整度偏差≤3mm/m,并采用无油压缩空气清灰。
2.**钢板处理**:钢板喷砂除锈至Sa2.5级,粗糙度60~80μm,清洁后立即涂胶防止二次氧化。
###三、施工工艺控制
1.**胶粘剂施工**:按产品配比混合胶体,刮涂厚度2~3mm,双面涂胶率≥95%。采用膨胀螺栓辅助固定时,钻孔深度应控制为钢板厚+50mm,避免损伤主筋。
2.**加压固化**:使用夹具施加0.2~0.3MPa压力,25℃环境下养护72小时,期间严禁扰动。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采用红外加热措施。
###四、质量验收标准
1.**空鼓检测**:采用锤击法检查,单板空鼓面积比≤5%,且边缘50mm内无空鼓。
2.**强度验证**:现场拉拔试验粘结强度≥2.5MPa,重要构件需进行载荷试验验证。
###五、防护及维护
1.**防锈处理**:环氧富锌底漆(80μm)+环氧云铁中间漆(100μm)+聚氨酯面漆(80μm)三重防护。
2.**定期检查**:交付后每2年检查胶层老化情况,湿度较大环境需缩短至1年检查周期。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实施临时支撑措施,控制活荷载不超过设计值的30%。特殊环境下(如高温、高湿)需选用特种耐候胶粘剂,确保加固体系耐久性。

粘钢与碳纤维加固是建筑结构加固的常用技术,需严格遵循规范以确保安全性和耐久性,以下是关键注意事项:
**一、前期准备**
1.结构评估需由单位完成,明确损伤原因及荷载需求,选择加固方案。粘钢适用于需大幅提升刚度的梁柱节点,碳纤维更适合曲面或复杂构件。
2.材料认证:钢材需符合Q235以上标准,厚度4-6mm,表面喷砂除锈达Sa2.5级;碳纤维布需提供抗拉强度≥3400MPa的检测报告,配套胶粘剂须通过安全性鉴定。
**二、基层处理**
1.混凝土基面须打磨至骨料外露,平整度偏差≤3mm/m,裂缝需先注浆封闭。粘钢基面需涂刷环氧底胶增强附着力,碳纤维基面需用找平胶填补蜂窝。
2.环境控制:施工温度5-35℃,湿度≤70%,雨季需搭设防雨棚,避免基面结露。
**三、施工工艺**
1.粘钢施工:采用压力注胶法时,注胶孔间距≤500mm,加压至0.2-0.3MPa保压30分钟。锚栓固定间距应为钢板宽度的1.5倍,距边缘≥50mm。
2.碳纤维施工:布材搭接长度≥150mm,转角处需使用弧形垫片避免应力集中。多层粘贴时,各层纤维方向应一致,间隔时间不超过胶粘剂适用期。
**四、特殊注意事项**
1.荷载控制:加固期间需卸载至原荷载的50%以下,采用千斤顶同步顶升时,位移偏差应<L/500(L为跨度)。
2.防腐蚀处理:粘钢完成后需涂刷3道环氧煤沥青漆,碳纤维表面应做UV防护层,室外环境需增加砂浆抹面保护。
**五、质量验收**
1.空鼓检测:粘钢空鼓面积<5%,碳纤维空鼓<10cm2需注射修补,>20cm2应拆除重贴。
2.现场拉拔试验:粘钢粘结强度≥2.5MPa,碳纤维正拉强度≥2.0MPa且为混凝土内聚破坏。
加固后需进行3年周期性检测,重点监测胶层老化及纤维材料蠕变情况。对于振动环境,建议粘钢加固件每5年进行应力重分布评估。
宣城粘钢加固-安徽中忻|严格品控(图)由安徽中忻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安徽中忻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是安徽 合肥 ,工程施工的见证者,多年来,公司贯彻执行科学管理、创新发展、诚实守信的方针,满足客户需求。在安徽中忻领导携全体员工热情欢迎各界人士垂询洽谈,共创安徽中忻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