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凝土拆除施工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前期准备
1.施工前需进行现场勘察,确认混凝土结构类型、厚度、钢筋布置及周边管线分布情况,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报批。
2.设置安全警戒区,安装警示标志,对可能受影响的相邻结构进行临时支撑加固。
3.准备拆除设备(破碎锤、切割机、液压钳等),检查机械工况及操作人员资质。
二、拆除工艺要求
1.机械拆除:使用破碎锤作业时应从结构边缘向中心推进,分层破碎,单次破除厚度不宜超过30cm。保留钢筋需使用液压剪断器处理。
2.切割拆除:采用金刚石绳锯或碟锯进行切割时,需保持切割线垂直度偏差≤5mm,切割深度误差控制在±3cm以内。
3.静力破碎:对需保留周边结构部位,使用膨胀时应按0.8-1.2kg/m3标准控制装药量,孔距保持20-30cm梅花形布置。
三、安全控制措施
1.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防尘口罩、护目镜及防震手套,高空作业系挂五点式安全带。
2.拆除物自由坠落高度不得超过2m,大体积构件应分解后吊运。破碎粒径应控制在40cm以下。
3.实时监测粉尘浓度,当PM10超过150μg/m3时应启动雾炮降尘。噪声排放昼间≤75dB,夜间禁止施工。
四、废弃物处理
1.分类堆放钢筋与混凝土碎块,混凝土残渣破碎后粒径应≤10cm便于运输。
2.使用封闭式运输车辆,装载量不得超过车厢容积的85%,出场前应冲洗轮胎。
3.破碎混凝土再生利用率应达到70%以上,优先用于路基填料或再生骨料生产。
注:本技术标准执行《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47)及《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相关规定,具体参数应根据实际工程条件调整优化。

无损切割拆除施工步骤(精简版)
一、施工准备阶段
1.技术交底:组织技术人员分析结构图纸,确定切割顺序及应力释放路径,优先选择承重较小的区域作为起始点。
2.设备选型:根据混凝土标号选择金刚石绳锯(厚度>50cm)或液压圆盘锯(厚度≤50cm),混凝土拆除,准备水冷系统及降尘设备。
3.定位放线:使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建立BIM模型,实测实量确定切割线,误差控制在±3mm内。
二、设备安装调试
1.固定轨道:采用化学锚栓固定切割机导轨,垂直度偏差<1‰
2.预切试验:选取非关键部位试切20cm深,验证切割参数合理性
3.应力监测:在切割线两侧2m范围内布置应变片,实时监测结构变形
三、分层切割作业
1.初切割:沿定位线进行30%深度预切,消除表面应力集中
2.主切割:采用阶梯式推进,每层切割深度不超过锯片半径(通常15-20cm)
3.应力释放:每切割2m留置30cm缓冲带,待监测数据稳定后继续作业
四、结构分离拆除
1.顶升准备:安装200t级液压千斤顶系统,顶升力控制在设计荷载的80%
2.同步分离:采用PLC控制系统实现多顶升点同步作业,位移差<2mm
3.模块化吊装:使用真空吸盘吊具,接触压力保持0.6-0.8MPa
五、质量控制要点
1.切缝处理:采用高压水(35MPa)清理界面,确保新老混凝土结合面粗糙度≥3mm
2.实时监测:全过程进行振动监测,控制峰值速度<15mm/s
3.环保措施:设置三级沉淀池,泥浆经PH中和处理后排放
注:本工艺适用于C30-C60混凝土结构拆除,施工环境温度宜在5-35℃之间,切割速度应控制在20-40cm2/min范围内。

开洞拆除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结构改造技术,主要用于在既有墙体、楼板或屋顶等结构上开设新的洞口,以满足空间功能调整、设备安装或采光通风等需求。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改造、装修工程及工业设备安装等领域,需在确保结构安全的前提下科学实施。
一、技术要点
1.前期评估
需对原结构进行荷载分析、材料强度检测及受力路径模拟,明确开洞位置是否避开承重构件。重要结构需委托机构验算。
2.切割工艺
优先采用无损切割技术(如金刚石绳锯、水钻),减少振动对结构的损伤。混凝土结构需避开钢筋密集区,钢结构需进行补强设计。
3.临时支撑
大尺寸开洞需设置型钢支撑架,采用液压千斤顶分级卸载荷载,确保施工期间结构稳定。
二、安全规范
-必须取得原建筑设计图纸,办理施工许可手续
-作业面设置防护围挡,粉尘作业配备除尘设备
-实时监测结构位移,配备应急支撑系统
三、创新技术应用
BIM建模技术可提前模拟拆除影响,三维扫描定位管线;碳纤维加固法可实现洞口边缘补强,较传统钢板包裹法减重60%。
开洞拆除工程需遵循《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规范》,由具备特种资质的队伍实施。合理运用现代技术可提升施工精度,降低对建筑使用寿命的影响,是城市更新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
商丘混凝土拆除-安徽中忻|严格品控(图)由安徽中忻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安徽中忻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为客户提供“碳布加固,植筋加固,建筑加固”等业务,公司拥有“中忻”等品牌,专注于工程施工等行业。,在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长江西路昌河大厦803的名声不错。欢迎来电垂询,联系人:张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