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波吸收器(如压敏电阻MOV)与气体放电管(GDT)的配合使用是浪涌保护电路中常见的多级防护方案,可有效提升设备对瞬态过电压的耐受能力。以下为典型配合方案及技术要点:
一、器件特性互补
1.MOV特性:响应速度快(纳秒级),钳位电压低,但通流容量有限(单次数千安培),玻封测温型压敏电阻,多次冲击后易老化。
2.GDT特性:通流容量大(数十千安培),寿命长,但响应速度较慢(微秒级),残压较高(数百至千伏)。
二、级联保护方案
采用"GDT前置+MOV后置"结构:
1.级(GDT):安装在电路入口,承受主要浪涌电流。当雷击等高压脉冲侵入时,GDT快速击穿导通,泄放大部分能量。
2.第二级(MOV):靠近被保护设备,进一步钳制残压。GDT导通后降低的电压触发MOV动作,压敏电阻,将残压控制在设备耐受范围内。
三、参数匹配要点
1.电压阈值匹配:GDT直流击穿电压需高于电路工作电压的1.5倍,MOV阈值电压应低于GDT残压但高于工作电压。
2.退耦设计:两级间需加入退耦电感(典型值5-20μH)或电阻,形成LC滤波网络,确保能量逐级释放。
3.布局优化:采用短而宽的PCB走线,降低引线电感对响应速度的影响。
四、辅助保护措施
1.热保护装置:在MOV支路串联温度保险丝,防止MOV失效短路引发火灾。
2.状态指示:并联LED指示灯或遥信触点,实时监控保护器件状态。
五、典型应用场景
1.交流电源输入:适用于220V/380V配电系统防雷,可耐受10/350μs雷击波形。
2.通信线路防护:用于RS485、以太网等接口保护,抑制浪涌电流压敏电阻,满足IEC61000-4-5标准要求。
该方案结合两种器件的优势,既实现大电流泄放,又确保精细电压钳位,同时延长MOV使用寿命。实际应用中需通过组合波(1.2/50μs+8/20μs)测试验证性能,并根据具体场景调整器件参数和布局结构。

突波吸收器在继电器接点保护中的应用与选型指南.
突波吸收器在继电器接点保护中的应用与选型指南
应用背景
继电器接点在断开感性负载(如电机、电磁阀等)时,因电流突变会产生反向电动势,形成高压尖峰(突波),可能导致接点烧蚀、寿命缩短或干扰周边电路。突波吸收器(又称浪涌吸收器)通过快速泄放能量,可有效抑制此类电压尖峰,保护接点及设备。
应用场景
1.感性负载保护:适用于控制电机、变压器等设备的继电器回路。
2.高频开关电路:在频繁通断的电路中降低电弧对触点的损伤。
3.抗干扰设计:抑制电磁干扰(EMI),提升系统稳定性。
选型关键参数
1.额定电压:选择高于电路工作电压20%-30%的型号,避免误动作。例如,24V系统可选30V-40V器件。
2.响应速度:TVS二极管(纳秒级)优于压敏电阻(微秒级),适用于高频场景。
3.能量吸收能力:根据负载电感量计算尖峰能量,公式为﹨(E=0.5﹨timesL﹨timesI^2﹨),选择裕量足够的器件。
4.封装形式:插件式(如MOV07D系列)适用于工业设备,贴片式(SMD)适合紧凑型PCB设计。
器件类型对比
|类型|优点|缺点|适用场景|
|------------|-----------------------|---------------------|--------------------|
|压敏电阻|成本低,通流量大|响应较慢,易老化|中低频大功率负载|
|TVS二极管|响应快,寿命长|通流能力有限|高频精密电路|
|RC缓冲电路|抑制电弧效果好|体积较大,损耗功率|低中频小电流负载|
安装注意事项
1.就近安装:直接并联在继电器接点两端,缩短导线长度以减少分布电感。
2.散热设计:大功率场景需预留散热空间,氧化锌压敏电阻压敏电阻,避免器件过热失效。
3.极性匹配:TVS二极管需注意正负极方向,压敏电阻无极性要求。
总结建议
对于常规工业设备,优先选用压敏电阻(如471KD系列);高频或精密控制场景推荐TVS二极管(如P6KE系列);若需兼顾灭弧和能耗,可采用RC缓冲电路。实际选型需结合负载特性、成本及空间限制综合评估,必要时通过示波器实测突波波形优化参数。

压敏电阻(MOV)作为非线性电压敏感元件,在电源过压保护中具有广泛应用。其原理基于氧化锌半导体材料的非线性伏安特性:当两端电压低于阈值时呈高阻态(漏电流<50μA),当电压超过额定值(压敏电压)时电阻急剧下降,形成低阻通路泄放浪涌电流。典型应用实例如下:
在220V交流电源输入端,并联470V压敏电阻(如14D471K)可有效抑制瞬态过压。当雷击(8/20μs波形)或操作过电压(如感性负载切换)导致瞬时电压超过470V时,压敏电阻在25ns内转为导通状态,将电压钳位在800V以下。配合10kA通流容量设计,可将数kV浪涌电压限制在后续电路耐受范围内。实际测试表明,该方案可将3000V/2kΩ组合波冲击后的残余电压控制在1.2kV以下,满足IEC61000-4-5标准要求。
设计时需注意三点:①压敏电压应高于线路峰值电压1.2-1.4倍(交流系统选有效值2.2-2.5倍);②布局时需紧靠被保护设备,引线长度<50mm以降低寄生电感;③需串联热熔断器(如TF系列)防止MOV劣化后短路起火。某工业电源模块实测数据显示,加装MOV后可将10kV静电放电(ESD)引起的尖峰电压从3.5kV降至600V,保护成功率提升至98%以上。
该方案成本低于TVS+气体放电管组合,特别适用于消费电子、LED驱动等成本敏感场景。但需定期检测MOV阻值变化,当漏电流超过1mA时应及时更换,避免保护失效。

玻封测温型压敏电阻-至敏电子(在线咨询)-压敏电阻由广东至敏电子有限公司提供。玻封测温型压敏电阻-至敏电子(在线咨询)-压敏电阻是广东至敏电子有限公司今年新升级推出的,以上图片仅供参考,请您拨打本页面或图片上的联系电话,索取联系人:张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