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基加固是提升建筑物基础稳定性的重要技术手段,其流程需根据地质条件和建筑需求科学设计,主要步骤如下:
**一、前期检测与评估**
1.采用地质雷达、静力触探等技术勘察地基土层结构、承载力及沉降情况。
2.通过裂缝监测仪、水平仪等设备评估建筑物倾斜、开裂等受损程度。
3.结合建筑图纸分析原基础类型(桩基/筏板基础等)及荷载分布。
**二、加固方案设计**
根据检测结果选择适用工艺:
1.**注浆加固**:通过高压注入水泥浆或化学浆液,适用于砂土液化或存在孔洞的地基。需设置注浆孔(间距1-2m),注浆压力控制在0.5-2MPa。
2.**微型桩加固**:采用直径150-300mm的钢管桩或树根桩,深度可达20m,单桩承载力可达50-200吨,适合局部承载力不足区域。
3.**扩大基础法**:对原有条形基础加宽0.5-1m,新增混凝土需植入钢筋与原结构连接。
4.**土体置换**:挖除软弱土层(如淤泥质土),回填级配砂石并分层夯实,每层厚度≤300mm。
**三、施工要点**
1.采用动态监测系统,施工期间沉降速率应<0.1mm/天。
2.注浆加固需分序施工,间隔时间>24小时。
3.微型桩施工应控制垂直度偏差<1%。
4.新旧混凝土接合面需凿毛处理并涂刷界面剂。
**四、质量验收**
加固后需进行:
1.平板载荷试验(检测值≥设计值1.2倍)
2.地质雷达复测加固体连续性
3.建筑物倾斜率监测(≤0.3%)
注:复杂项目需采用组合加固工艺,如"注浆+微型桩"综合处理,施工周期通常15-45天。建议委托岩土工程单位实施,加固成本约800-2000元/平方米。

地基加固是确保建筑结构安全稳定的重要环节,其实施要求需遵循以下要点:
###一、前期勘察与分析
加固前需开展详细地质勘察,明确地基土质类型、承载力、地下水位及分布特征,并结合既有建筑结构现状(如裂缝、沉降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力学计算评估地基稳定性及变形趋势,为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二、加固方案设计原则
1.**荷载匹配**:根据建筑使用功能调整后的荷载需求,确保加固后地基承载力≥1.2倍设计荷载。
2.**变形控制**:沉降量需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要求,差异沉降应控制在结构允许范围内(一般≤0.002L)。
3.**协同工作**:新旧加固体系需形成整体受力,采用植筋、界面处理等技术保证结合面传力可靠。
###三、材料与工艺要求
1.**材料标准**:注浆材料需符合抗渗等级P6以上,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25;加筋材料抗拉强度≥300MPa。
2.**工艺控制**:
-注浆加固:采用分段注浆工艺,压力控制在0.3-0.5MPa,扩散半径通过试验确定。
-桩基加固:预制桩垂直度偏差≤1%,灌注桩需连续施工并控制沉渣厚度<50mm。
-加筋土工法:分层压实度≥95%,筋材搭接长度≥300mm。
###四、施工质量管控
1.实施全过程监测,包括土体位移、孔隙水压力、建筑物倾斜等参数,预警值按设计值70%设置。
2.每道工序执行"三检制",关键节点(如桩基检测、注浆效果)须采用静载试验、雷达扫描等验证。
3.施工后持续监测不少于3个月,确保加固效果稳定。
###五、安全与环保要求
1.临近既有建筑时,采用微型桩、静压注浆等低扰动工艺,振动速度控制在2.5mm/s以内。
2.注浆废液需经沉淀处理达标排放,噪音作业避开居民休息时段。
3.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深基坑作业须按1:0.5-1放坡并设置支护。
通过系统化的技术控制与管理措施,可有效提升地基加固工程的可靠性与耐久性,确保建筑物全寿命周期内的安全使用。具体实施应严格参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等现行标准执行。

压密注浆加固是一种通过高压注入浆液改善土体密实度的地基处理技术,其施工流程如下:
1.**前期准备**
根据地质勘察结果确定加固范围、注浆孔布置(间距1.5-3m)及浆液配比。准备注浆机(压力2-5MPa)、钻孔设备、水泥(普通/超细)、水玻璃等材料,完成现场水电布设。
2.**钻孔施工**
采用地质钻机或冲击钻成孔,孔径80-110mm,孔深需穿透软弱层至持力层0.5m。采用跳孔法施工,避免相邻孔窜浆。
3.**注浆管安装**
下入带花管的注浆管,管底1-2m设置注浆段,采用袖阀管工艺时需安装橡胶套阀,管口用止浆塞密封。
4.**浆液配制**
常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水灰比0.6-1:1,水泥:水玻璃=1:0.3-0.6),或添煤灰(掺量20-30%)。流动性控制在12-18s(马氏漏斗),初凝时间调整至30-60min。
5.**高压注浆**
分2-3序次施工,初始压力1-2MPa,终压不超过5MPa。采用"定量-压力"双控法,单孔注浆量按Q=πr2hη计算(r扩散半径0.3-0.6m,h注浆段高,η孔隙率)。出现冒浆时暂停,间歇注浆。
6.**过程监测**
实时记录注浆压力、流量,通过位移计监测地表抬升(控制≤20mm),发现异常立即调整参数。
7.**质量检测**
注浆结束28天后,采用标准贯入试验(N值提升≥30%)、静力触探(qc提高50%以上)或取芯检测(无侧限强度≥1MPa)。
8.**收尾处理**
封孔后清理现场,处理废浆。重点区域可补充注浆孔,确保加固连续性。
该工艺适用于砂土、粉土及回填土地基,可提高承载力30-100%,地基加固,处理深度可达20m。施工时需特别注意压力控制,避免结构抬升破坏,雨季施工应加强排水措施。
商丘地基加固-安徽中忻|严格品控由安徽中忻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安徽中忻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是安徽 合肥 ,工程施工的见证者,多年来,公司贯彻执行科学管理、创新发展、诚实守信的方针,满足客户需求。在安徽中忻领导携全体员工热情欢迎各界人士垂询洽谈,共创安徽中忻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