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分子检测协助病理诊断
某些肿1瘤具有特定的分子病理学改变,对于病理常规染色难于诊断的这些肿1瘤,进行分子病理检测可协助得出准确的病理诊断。例如淋巴1瘤的鉴别诊断往往依赖于形态和免1疫组化的综合判断,但有些时候,这些手段也不能满足诊断的需要,这时我们通过IG或TCR基因重排检测,可协助鉴别淋巴细胞的普通增殖和肿1瘤性增殖。
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滴加3%1甲1醇-H2O2,室温避光孵育15min,将玻片置于PBS(PH7.4)中在脱色摇床上晃动洗涤3次,每次5min。
预杂交:滴加预杂交液,37°C孵育1h。
杂交:倾去预杂交液,滴加含探针has-circ-ST6GALNAC6 probe 杂交液,浓度6ng/ul,恒温箱37度杂交过夜。
杂交后洗涤:洗去杂交液,2×SSC,37°C 洗10min,1×SSC,37°C洗2×5min,0.5×SSC室温洗10min。若非特异杂交体较多,可以增加甲酰胺洗涤。
滴加封闭液:滴加封闭血1清(正常兔血1清),植物染色体原位杂交测试服务,室温30min。
滴加鼠抗地1高辛标记过氧化物酶(anti-DIG-HRP):倾去封闭液,滴加anti-DIG-HRP。37°C孵育50min,后PBS洗3次×5min。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在性原位杂交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性分子细胞遗传技术,以荧光标记取代同位素标记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原位杂交方法,探针首先与某种介导分子(reporter molecule)结合,杂交后再通过细胞化学过程连接上荧光染料[1,2].FISH的基本原理是将DNA(或RNA)探针用特殊的核苷酸分子标记,然后将探针直接杂交到染色体或DNA纤维切片上,再用与荧光素分子偶联的单与探针分子特异性结合来检测DNA序列在染色体或DNA纤维切片上的定性、定位、相对定量分析.FISH具有安全、快速、灵敏度高、探针能长期保存、能同时显示多种颜色等优点,不但能显示中期分裂相,还能显示于间期核.同时在荧光原位杂交基础上又发展了多彩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和染色质纤维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植物染色体原位杂交测试服务-科锐诺生物科技由武汉科锐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武汉科锐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很好的服务与产品,不断地受到新老用户及业内人士的肯定和信任。我们公司是商盟认证会员,点击页面的商盟客服图标,可以直接与我们客服人员对话,愿我们今后的合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