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渔乐仙宫: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各分系统的功能说明(三)
十、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包括水下监控系统和管理监控系统。水下监控系统主要是为了监控生物在水下的活动,进食情况。以便养殖管理者能更好及时地了解养殖品种的实时状态,防患于未然。管理监控系统是为了防火防盗及其其它突发情况。这些监控数据都可以通过现有的互联网技术及时上传到管理者的电脑或手机上,实现渔场管理的智能化。作图为水下监控系统与个人手机终端相连组成的即时水下监控系统。
十一、自动喂食系统
对于一个工厂化水平养殖渔场来讲,人工喂食的劳动力成本是一项不小的支出,而集约化的渔业管理模式让自动喂食显得十分必要。同时,自动喂食可以做到定时定量。随着水生物不断的长大,喂食量也应该同步增加。规律性喂食对水生物的生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左图为国外大型工厂化水生产养殖场使用的自动喂食装置。
十二、太阳能系统
太阳能系统不仅包括一系列的太阳能发电装置,也包括在电路控制,电力存储等附带设备。在工厂化水平养殖系统的计划设计阶段,管理者应该考虑到养殖场顶棚就建立透光保温板。太阳能可以提供一部分养殖场所消耗的电能。如照明系统和电气控制总成。如何进一步拓展工厂化水平养殖所消耗的电能,是水产从业者应该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
十三、鱼菜共生模式
水产养殖会产生含有氨或硝*盐等物质的废水。如果用设备处理,流水槽养鱼设备,投入较高。而且设备运行所消耗的成本也相当可观。如果在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中加入水培蔬菜系统,这些氨氮等物质将会成为水生蔬菜的头号肥料。从而达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水产养殖与水产蔬菜双重丰收的效果。鱼菜共生让动物植物 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是未来可持续 循环性 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左图为鱼菜共生系统模型。

环保施压下,国内工厂化养殖的发展趋势如何?
由于过度开发,不但是国内,全世界都面临疾病流行、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时,随着人类对水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养殖技术和模式已经难以解决现在问题和满足新兴市场的需求。因此,传统养殖模式的局限性需要新型养殖模式来替代,工厂化健康养殖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悄然兴起的。
在发达国家,室内循环水养殖已经发展成熟,技术层面和养殖意识起码比国内10年时间。国内的工厂化养殖发展起来,也只是一个机遇或者是无奈之举,因此只能算是一个雏形或者是过度阶段,流水槽生态养鱼,很多工厂化养殖还是沿用以前外塘的养殖技术和经验,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改善空间。
工厂化养殖具有节水节地、降低病害发生、减轻环境影响、促进产业转化、产出、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优点,随着国家在环境政策层面的倾移,工厂化养殖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工厂化养殖可应用于亲虾工厂化繁育、苗种工厂化培育、对虾工厂化养殖,特别是成虾的养殖,流水槽养鱼,工厂化养殖在北方市场已经相当普及,例如山东的潍坊、海阳,辽宁的营口,都是工厂化对虾养殖的重地。
南方可不可以养?也可以。南方地区有些有条件的苗场,在冬季空闲时候也开始尝试用育苗池养殖对虾,成功例子不在少数。目前主要有对虾循环水养殖系统-MEGA FISCH(德国) 、美国跑道式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美国的多层式对虾循环水养殖系统。养殖产量为16-20kg/m3 。德国的MEGA FISCH系统采用全自动过滤设备、三池并联式立体养殖系统、恒温装置、 逆向水流和海浪、自动清洗和人工海草、自动投饵系统、超饱和氧、保健保洁饲料等硬件条件,取得很不错的成绩。

现把工厂化暖式大棚养殖日本对虾的技术介绍如下:
一、养殖池设施及放苗准备
养殖池的建设材料主要有混凝土、水泥砖、透明塑料薄膜等。池子的形状一般为圆形或八角形,规格为20m 2 ~30m 2 ,池深90cm~100cm,池底平坦,排污口设在池底中央。用塑料方框筐倒扣罩在排污口上,以排污口为中心,用砖垒内径40cm的圆圈,高15cm的内池;进水口设置2个,朝同一方向进水,以使水流旋转。或用冬暖式工厂化养殖大菱鲆的闲置池,具备相应的配套设施,如地下深水井、增氧设施等。
二、虾苗放养
(一)虾苗的选择和运输
虾苗的装运使用无毒的塑料薄膜袋较好,一个容积为30L的薄膜袋,在水温20℃情况下,运输时间在5小时左右时可装苗1.5万尾;10小时左右时可装苗1.2万尾;15小时左右时可装苗0.8万尾,不超过20小时。
(二)放养密度
日本对虾种放养密度400尾/m 2 ~500尾/m 2 ,放养密度不宜过大或过低。

流水槽生态养鱼-智慧农研(在线咨询)-流水槽养鱼由武汉智慧农研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武汉智慧农研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是湖北 武汉 ,畜牧、养殖设备及用具的见证者,多年来,公司贯彻执行科学管理、创新发展、诚实守信的方针,满足客户需求。在智慧农研领导携全体员工热情欢迎各界人士垂询洽谈,共创智慧农研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