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D和湿部阳离子淀粉该如何使用
AKD是一种纤维反应型中性施胶剂,通过在中性条件下与纤维的羟基反应并铺展在纤维表面而使纸张具有抗水性。
AKD性质不稳定,受温度、杂质等因素的影响,易水解变质,失去施胶效果并且玷污网、毯和设备的表面,给纸机运行带来困难。
由于细小纤维、填料及其它阴离子性物质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与纤维相比,更易于与AKD反应,影响对纤维的施胶效果。加入湿部阳离子淀粉的目的是为了增加AKD的稳定性,提高AKD的留着率。
根据以上所述AKD的性质特点,其加入点有两种选择:
1) 加在浓浆处,如纸机浆池处。选此加入点的优点是纤维先与AKD反应,同时反应时间较长,避免了细小纤维和填料等物质的干扰,但这种加入方式由于AKD在系统中的停留时间延长,增加了AKD的水解程度;
2) 加在稀浆处,如第二冲浆泵之前。此加入点的优点是AKD在系统中的停留时间较短,水解程度低,但细小纤维和填料等物质与纤维同时争夺AKD胶粒,纤维的施胶效果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湿部阳离子淀粉应加在AKD之前(如纸机浆池处)或之后不远的地方。





古老的生产湿强纸的方法是对纸采用高温加热或在稀硫酸溶液中羊皮化。后来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人们发现一些水溶性合成树脂加到造纸浆料中并在纸机上固化后能赋予纸张湿强度。此后,湿强剂的发展飞快,美国造纸工业中每年大约要用湿强剂约达1亿美元。
现在应用于浆料中的湿强剂按作用机理分主要有四类:
(1) 自交联聚合物,主要为甲醛树脂,包括脲醛树脂、甲醛树脂、酚醛树酯
(2) 纤维静电结合,主要为聚乙烯ya胺树脂、聚酰胺、聚胺、聚胺基酰胺。
(3) 与纤维形成共价键,主要为环氧lv丙烷、双醛淀粉等。
(4) 联聚合物,主要有聚酰胺+乙二醇,干酪素+甲醛等。
造纸化学品的用量控制
造纸化学品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功能助剂和过程助剂两类,前者以提高纸浆及纸张使用性能或质量为主,后者以改善生产过程效率为主。一般来说,功能助剂的用量需要并且保持恒定,否则容易引起纸浆或纸张性质出现波动或偏离要求;而过程助剂多具有较宽的适用范围,可以过量加入且可以随时调整。绝大多数化学品使用前需要进行制备,转变成为合适的液体,然后再被连续泵入。
造纸生产是一个连续而且动态的过程,纸浆、纸页、污水、涂料的性质始终处于变化当中,在这样的系统里加入化学品,如果保持加入流量恒定,那么用量就会跟随系统的变化而变化,不仅会引起效果波动,还会造成用量过量或不足。
为了保证用量始终处于佳范围,就需要及时调整加入流量。佳方法当然是效果连锁。 如果能把化学品的加入流量与相关的效果参数关联起来,就可以让电脑控制系统按照效果的变化情况自动调整加入流量。
如果不具备连锁条件,就需要操作人员采用手动方式及时调整加入流量。用量决定效果,但两者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 通常前期增加用量,效果会快速上升;而后期增加用量,效果的上升幅度则趋于平缓,甚至不再上升。
为了避免化学品的效果随生产条件变化出现显著波动,应该尽量保持化学品的用量处于刚刚进入后期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