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冲击抑制器的通流容量(8/20μs波形)测试方法如下:
一、测试目的
验证抑制器在规定波形(8/20μs)下承受多次冲击电流的能力,确保其在过电压条件下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
二、测试设备与要求
1.冲击电流发生器:能输出标准8/20μs波形(波头时间8μs±20%,波尾时间20μs±20%),电流峰值范围覆盖抑制器标称值(如20kA、40kA等)。
2.测量系统:
-电流探头/分流器:带宽≥10MHz,精度±5%以内。
-示波器:采样率≥100MS/s,记录电流波形和峰值。
3.环境条件:温度25±5℃,湿度≤75%,无强电磁干扰。
---
三、测试步骤
1.样品准备
将抑制器按实际安装方式固定,连接低阻抗引线(≤0.1Ω/m),避免附加电感影响波形。
2.波形校准
空载测试冲击电流发生器输出波形,确保满足8/20μs参数要求(波头/波尾时间误差≤±20%)。
3.测试流程
-单次冲击测试:施加额定通流容量(如20kA)1次,记录电流波形及抑制器残压。
-多次冲击测试:间隔1分钟,重复施加相同峰值电流10~20次(依据IEC61643-11标准),监测抑制器温升及性能变化。
4.关键参数记录
-每次冲击的峰值电流(Ip)、波形参数。
-抑制器残压(Vres)、漏电流(≤1mA)、外观是否破损。
---
四、结果判定
1.性能合格标准:
-残压波动范围≤±10%;
-漏电流测试前后变化≤20%;
-无物理损伤(开裂、烧蚀等)。
2.失效判定:
若残压显著上升、漏电流超标或绝缘失效,则判定通流容量不达标。
---
五、注意事项
1.安全防护:测试区域需设置屏蔽和接地装置,防止电弧危害。
2.波形验证:每批次测试前需校准设备,避免波形畸变导致数据偏差。
3.散热控制:多次冲击时需监测抑制器温度,避免过热导致性能劣化。
通过上述方法可系统评估电冲击抑制器的通流能力,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有效保护设备免受浪涌损害。

电冲击抑制器的响应时间(ns级)与保护效果分析.
电冲击抑制器的响应时间与保护效果分析
电冲击抑制器(如TVS二极管、压敏电阻等)的响应时间是衡量其保护性能的指标,直接影响对瞬态过电压的抑制能力。典型响应时间范围在1-25纳秒(ns),其中TVS二极管快(1-5ns),压敏电阻次之(25-50ns)。这种纳秒级响应特性使其能够在浪涌电压达到被保护设备耐受阈值前完成导通,通过快速建立低阻抗通路将过电压钳位至安全范围。
响应时间与保护效果的关联性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响应时间越短,对电压尖峰的截断越及时,电冲击抑制器定做,可有效降低峰值电压对敏感器件的冲击。例如,在10kV/8μs浪涌下,TVS二极管通过5ns响应可将残压控制在设备耐压值的1.5倍以内,而响应延迟超过20ns时残压可能上升30%以上。其二,快速响应有利于降低瞬态能量的积累,抑制器在导通初期即可分散大部分能量,避免后续电路因热积累受损。
但响应时间并非决定因素,需结合钳位电压、通流容量等参数综合评估。高速抑制器(如TVS)虽响应快,但通流能力相对较低(通常<1000A),适用于低能量高频干扰防护;压敏电阻通流容量可达数十kA,但响应较慢,适合高能浪涌的一级防护。在实际应用中,常采用多级防护架构:前级使用气体放电管(响应100ns)泄放大电流,后级TVS提供ns级精密保护。这种组合既能保证快速响应,又可实现能量分级耗散。
优化设计需考虑被保护电路的工作频率、浪涌类型及设备安全阈值。例如,5G通信设备要求抑制器在3GHz频段下保持低残压,此时必须选用响应时间<3ns的TVS阵列。通过测试验证,当抑制器响应时间小于浪涌上升时间的1/10时,电冲击抑制器,可达到佳保护效果。

氧化锌压敏电阻的非线性指数α及其对保护性能的影响
氧化锌压敏电阻(MOV)是一种基于氧化锌(ZnO)陶瓷半导体的电压敏感型元件,其特性表现为显著的非线性伏安特性。非线性指数α是衡量其非线性程度的关键参数,电冲击抑制器加工,定义为伏安特性曲线上两点间的动态电阻变化率,数学表达式为α=1/(log(V1/V2)/log(I1/I2)),其中V和I分别对应两个不同电流下的电压值。该指数直接反映了压敏电阻从高阻态到低阻态转换的陡峭程度。
α值对保护性能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
1.响应灵敏度:α值越大(通常为20-50),表明压敏电阻的阈值电压区间越窄。在正常工作电压下,其呈现高阻抗特性(漏电流<1mA),电冲击抑制器供应商,而当电压超过阈值时,阻抗会在纳秒级时间内骤降3-4个数量级,迅速泄放浪涌电流。高α值器件对瞬态过电压的响应更灵敏,特别适用于雷电防护等需要快速动作的场景。
2.能量耐受能力:虽然高α值提升了保护速度,但过高的非线性可能导致晶界势垒的过度集中。氧化锌晶粒边界处的肖特基势垒在反复导通时会产生焦耳热积累,当α>50时,晶界结构易出现局部热失控,降低元件的能量吸收容量(典型值400-600J/cm3)。因此,电力系统用MOV需将α控制在30-40区间,以平衡响应速度与耐受能力。
3.寿命稳定性:α值与掺杂剂(Bi?O?、Sb?O?等)的比例密切相关。当Bi?O?含量超过3mol%时,晶界层厚度增加,虽可提升α值,但会导致漏电流温度系数增大(每℃上升0.5%-1%)。长期运行中,高温环境下的漏电流倍增会加速元件老化,故通信设备用MOV多采用α=25-35的设计方案,确保在85℃环境下寿命超过10万小时。
实际应用中,需根据被保护系统的特性选择α值:雷电防护选用α≥40的MOV以实现8/20μs波形的快速钳位;而电子线路保护则采用α≈30的型号,在维持10kA通流能力的同时,将泄漏功耗控制在50mW以下。通过优化烧结工艺(如1150-1250℃梯度退火)可改善晶界均匀性,使α值的离散度小于±5%,从而提升批量产品的一致性。

电冲击抑制器加工-电冲击抑制器-至敏电子公司由广东至敏电子有限公司提供。广东至敏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的公司。自成立以来,我们坚持以“诚信为本,稳健经营”的方针,勇于参与市场的良性竞争,使“至敏”品牌拥有良好口碑。我们坚持“服务至上,用户至上”的原则,使至敏电子在电阻器中赢得了客户的信任,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特别说明:本信息的图片和资料仅供参考,欢迎联系我们索取准确的资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