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桩加固施工流程(约400字)
一、前期准备
1.地质勘察:复核地质报告,确定持力层深度及土层参数。
2.方案设计:根据荷载要求选择桩型(灌注桩/预制桩/旋喷桩),确定桩径(400-1200mm)、桩长及配筋。
3.场地处理:清除障碍物,场地平整,设置排水系统,桩机进场道路硬化。
二、桩基施工
1.定位放线:采用全站仪定位,误差≤50mm,埋设护筒(灌注桩)。
2.成孔作业:
-灌注桩:旋挖/冲击成孔,泥浆护壁控制垂直度(偏差<1%)
-预制桩:静压/锤击沉桩,贯入度控制
-加固桩:高压旋喷注浆(压力20-30MPa)
3.钢筋工程:现场制作钢筋笼(主筋Φ16-32mm),安装声测管,压密注浆加固,保护层厚度≥50mm
4.混凝土浇筑:导管法连续灌注,超灌量≥0.8m,C30以上混凝土分层振捣
三、加固处理
1.既有桩处理:桩头破除至设计标高,界面凿毛处理
2.补强施工:
-微型桩加固:Φ150-300mm树根桩,压力注浆
-扩大承台:新旧混凝土接茬处植筋(Φ20@200mm)
-注浆加固:桩侧后压浆(水泥浆水灰比0.5-0.6)
四、质量管控
1.过程监测:沉桩速率、混凝土塌落度(180±20mm)、注浆压力实时记录
2.检测验收:
-桩身完整性检测(低应变法)
-承载力试验(静载试验≥1%且≥3根)
-超声波透射法(桩径≥800mm)
五、注意事项
1.毗邻建筑监测:设置沉降观测点,控制日沉降量≤2mm
2.安全措施:桩机作业半径内禁入,孔口设置防护栏杆
3.环保要求:设置泥浆沉淀池,夜间施工噪声≤55dB
注:实际施工需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及具体设计方案调整参数,特殊地质需增加超前钻探。

静压锚杆桩加固操作思路(约380字)
一、前期准备
1.现场勘察:核查既有建筑结构形式、基础类型及周边管线分布,确认加固范围及桩位布置方案。
2.材料设备:预制混凝土桩(长度≤3m/节)或钢管桩进场验收,配备液压静力压桩机及接桩焊接设备。
3.基层处理:清理桩位区域地面障碍物,必要时进行局部开孔(孔径需大于桩径50mm以上)。
二、施工流程
1.桩孔定位:按设计图纸放线定位,采用全站仪复核坐标,偏差控制在±20mm以内。
2.压桩施工:
-首节桩垂直度偏差≤0.5%
-分段压入时保持连续施工,接桩间隔≤12小时
-压桩速度控制在1-2m/min,终压值达到设计承载力1.5倍
3.接桩处理:采用钢板焊接连接,焊缝饱满度≥90%,焊接后自然冷却≥8分钟方可继续压桩
4.封桩固化:压桩至设计标高后,采用C35微膨胀混凝土灌注桩孔,养护期≥7天
三、质量控制
1.实时记录压桩压力-深度曲线,发现异常立即停桩分析
2.接桩质量进行超声波检测,焊缝等级不低于二级
3.成桩后进行静载试验抽检(数量≥总桩数1%且≥3根)
四、注意事项
1.施工期间同步监测既有建筑沉降(警戒值≤3mm/d)
2.遇地下障碍物时需先探明处理,严禁强行穿越
3.雨季施工需做好截排水措施,防止桩孔积水
4.压桩过程中保持对称施工,避免偏心加压
该工法具有无振动、低噪音特点,特别适用于既有建筑加固工程,施工时应结合实时监测数据动态调整工艺参数,确保加固效果与结构安全。

压密注浆加固是一种通过注入浆液提升地基密实度和承载力的技术,广泛应用于松散土层或砂层加固。为确保施工效果与安全性,需注意以下要点:
###一、施工前准备
1.**地质勘察**:详细分析土层结构、渗透性及地下水位,针对性设计注浆参数。存在软弱夹层或空洞时需调整浆液配比。
2.**材料配比**: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时,严格控制凝结时间(通常30-120秒),水灰比建议0.6-1.0,掺入膨润土(3-5%)可改善流动性。
###二、施工过程控制
1.**压力管理**:初始压力0.2-0.5MPa,逐步提升至1.0-2.5MPa。砂层中需降低压力10-15%防止浆液扩散过远。
2.**注浆顺序**:采用跳孔间隔注浆(间距1.5-2倍扩散半径),软土地基分2-3序施工,单孔注浆量控制为理论值的1.2-1.5倍。
3.**动态调整**:遇浆液突进时,可添加速凝剂(如CaCl?,掺量1-3%);出现冒浆则降低压力或间歇注浆。
###三、质量保障措施
1.**过程监测**:布设5-10%的监测孔,采用袖阀管工艺时每段注浆提升间距0.3-0.5m。实时监测地面抬升(≤10mm)及周边结构变形。
2.**效果检测**:施工后7天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击数提升≥30%),钻孔取芯率需达85%以上,静载试验承载力增幅应>25%。
###四、安全与环保
1.**设备检查**:注浆泵额定压力应≥设计压力的1.5倍,管路系统每班次进行3MPa试压。
2.**污染防控**:设置防渗围堰,废浆池容积按日注浆量20%配置,固化处理后方可外运。
注:特殊地质条件下(如流砂层),可配合袖阀管分段注浆,注浆速率控制在8-15L/min。邻近建筑物时需设置应力释放孔,间距0.8-1.2m。施工后28天复测沉降,差异沉降应<0.1%L(L为建筑物长度)。
通过精细化管理和全过程控制,可确保注浆加固效果满足设计要求,实现地基承载力的有效提升。
亳州压密注浆加固-安徽中忻|多年经验(图)由安徽中忻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安徽中忻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是安徽 合肥 ,工程施工的见证者,多年来,公司贯彻执行科学管理、创新发展、诚实守信的方针,满足客户需求。在安徽中忻领导携全体员工热情欢迎各界人士垂询洽谈,共创安徽中忻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