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体加固粘钢工艺流程(版)
一、施工准备
1.结构检测:采用回弹仪、裂缝测宽仪检测混凝土强度及裂缝分布,确定钢板规格及加固范围
2.材料选型:选用Q345B级钢板(厚度4-8mm),配套JGN-802结构胶,材料需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
3.设备配置:配置角磨机(配备金刚石磨片)、真空注胶设备、液压顶升系统
二、基面处理
1.混凝土处理:打磨至露出骨料层,平整度偏差≤3mm/2m,采用3%草酸溶液中和处理
2.钢板加工:数控切割下料,粘钢加固工程公司,喷砂除锈至Sa2.5级(粗糙度50-100μm),6小时内完成底涂
三、胶粘施工
1.配胶工艺:A/B组分按10:1称重配比,双轴搅拌机混合至色泽均匀(搅拌时间≥5min)
2.涂布控制:采用锯齿镘刀双面刮涂,胶层厚度2.5±0.5mm,涂抹面积≥90%
3.加压系统:真空负压保持0.08MPa持续24小时,辅助机械加压0.2-0.3MPa
四、固化养护
1.环境控制:温度维持20±5℃,湿度≤75%,固化期间禁止扰动
2.固化监测:每2小时记录环境参数,72小时固化度达90%后解除加压
五、质量验收
1.空鼓检测:采用红外热像仪扫描,空鼓面积≤5%为合格
2.粘结强度:拉拔试验值≥3.0MPa且为混凝土内聚破坏
3.防腐处理:环氧富锌底漆(80μm)+聚氨酯面漆(120μm)双层防护
关键控制点:界面含水率≤4%,钢板定位偏差≤3mm,胶层密实度≥98%,全过程监理旁站记录。本工艺执行《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3标准,适用于C30-C50混凝土梁体抗弯、抗剪加固。

粘钢加固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加固的成熟工艺,主要通过环氧树脂结构胶将钢板与混凝土构件粘结成整体,从而提高结构承载力和刚度。该技术具有施工便捷、占用空间小、受力性能优等特点,适用于梁、板、柱等构件的抗弯、抗剪及抗震加固,常见于老旧建筑改造、超负荷使用修复或灾害后结构补强。
施工流程包含五个环节:首先对混凝土基面进行打磨处理,清除浮浆层并露出坚实骨料,确保表面粗糙度达标;接着对钢板进行除锈、喷砂处理,提升粘接面附着力。随后采用灌注法或涂刮法均匀涂抹环氧胶,将钢板定位后通过膨胀螺栓加压固定,消除界面气泡。固化期间需保持环境温度15-30℃,湿度低于85%,养护72小时后方可受力。验收时需进行空鼓率检测(不超过5%)和拉拔试验验证粘结强度。
相较于碳纤维加固,粘钢加固能显著提升结构刚度,尤其适用于大跨构件抗弯加固,承载力提升幅度可达30%-60%。但需注意钢板防腐处理,潮湿环境中需采用镀锌钢板或附加防护层。该技术对原结构自重影响较小,但对基体混凝土强度有低要求(≥C15),且不适用于曲率过大的曲面加固。近年来,预应力粘钢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拓展了其应用场景,通过预加应力有效改善结构应力状态。施工时须遵循《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耐久性。

梁底粘钢加固工艺流程
一、施工准备
1.现场勘查梁体裂缝、变形情况,制定加固方案;
2.清理工作面,搭设安全支撑架;
3.按设计尺寸切割钢板(厚度4-8mm),表面喷砂处理至Sa2.5级粗糙度。
二、基层处理
1.混凝土表面打磨去除浮浆层,露出坚实基体,平整度偏差≤3mm/m;
2.采用裂缝修补胶处理≥0.2mm裂缝;
3.使用空压机吹净粉尘,擦拭除油。
三、钢板预处理
1.钢板与混凝土接触面打磨45°交叉纹路;
2.预先钻制φ12-16mm注胶孔,间距300-500mm;
3.除锈后涂刷防锈底漆。
四、配胶涂布
1.按比例混合结构粘钢胶(如JGN-Ⅱ型);
2.混凝土面和钢板面双面刮涂胶层,厚度3-5mm;
3.胶体呈波浪形涂抹,中间厚边缘薄。
五、加压粘贴
1.钢板定位后采用膨胀螺栓临时固定;
2.使用千斤顶或夹具施加0.15-0.3MPa压力;
3.检查胶缝饱满度,溢出胶体宽度宜达20mm。
六、固化养护
1.25℃环境固化24小时可卸除加压装置;
2.养护期间严禁扰动,环境温度保持5-35℃;
3.72小时后进行质量检测。
七、防腐处理
1.钢板外露部位涂刷防锈漆两遍;
2.表面批抹20mm厚M15水泥砂浆保护层;
3.重要部位增设钢丝网防剥落。
八、质量验收
1.空鼓检测(锤击法合格率≥90%);
2.拉拔试验(粘结强度≥2.5MPa);
3.全数检查螺栓锚固质量。
注:施工环境温度应≥5℃,湿度≤85%,雨季应采取防潮措施。该工艺可提高梁体抗弯承载力30%-50%,适用于不允许增大截面尺寸的加固场景。
阜阳粘钢加固工程公司-安徽中忻|多年经验(图)由安徽中忻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安徽中忻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实力不俗,信誉可靠,在安徽 合肥 的工程施工等行业积累了大批忠诚的客户。安徽中忻带着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不断的完善创新理念和您携手步入辉煌,共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