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桥梁植筋加固注意事项(精简版)
1.**前期评估与设计**
-检测原结构:明确混凝土强度、钢筋分布及病害情况,避免钻孔损伤原有钢筋。
-方案适配:根据荷载需求计算植筋深度(≥15倍钢筋直径),确定胶粘剂类型及施工工艺。
2.**材料质量控制**
-钢筋:采用HRB400及以级,表面无锈蚀、油污,端部需打磨处理。
-植筋胶:选用胶,具备抗湿热老化及耐疲劳性能,保质期内使用。
3.**精细化施工**
-钻孔定位:使用钢筋探测仪避让原钢筋,孔径比钢筋大4-6mm,孔深误差≤5mm。
-清孔处理:采用三刷三吹法(钢刷清理+空压机吹孔),孔壁达无尘干燥状态。
-注胶工艺:胶体填充量≥孔深2/3,植入钢筋时匀速旋转排出气泡,胶层厚度均匀。
4.**养护与检测**
-固化养护:25℃环境下养护72小时,低温或高湿环境延长养护时间。
-拉拔检测:随机抽取3%植筋进行非破损拉拔试验,承载力需≥设计值1.2倍。
5.**安全与验收**
-高空作业搭设防坠网,化学材料远离火源。
-留存施工记录(孔位图、材料证明、检测报告),验收后定期检查胶体老化情况。
(全文约380字,涵盖设计、材料、工艺、验收全流程关键控制点)

梁板植筋加固施工流程
一、施工准备
1.依据设计图纸编制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
2.清理加固区域表面,凿除松散混凝土至坚实基层。
3.准备植筋胶、钢筋(HRB400级)、电锤、清孔工具等材料设备,并对结构胶进行进场验收。
二、定位放线
1.使用全站仪按设计间距定位植筋孔位,误差控制在±5mm内。
2.用红色记号笔在混凝土表面标记钻孔中心点,复核无误后进入下道工序。
三、钻孔施工
1.选用与钢筋匹配的钻头(直径大4-6mm),钻孔深度为15倍钢筋直径。
2.保持钻杆垂直结构面,成孔后检查孔深、孔径,清除孔内碎屑。
四、清孔处理
1.采用高压气泵吹净孔内粉尘,再用钢丝刷清刷孔壁3次。
2.验收标准为孔壁无浮灰、手触无粉尘残留,孔内干燥无明水。
五、注胶植筋
1.将双组分植筋胶按比例混合,使用注胶从孔底向外缓慢注胶,填充量达孔深2/3。
2.将除锈处理的钢筋旋转插入孔内,确保胶体饱满溢出,调整外露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六、固化养护
1.在20℃以上环境静置养护24小时,低温环境延长至48小时。
2.固化期间严禁扰动钢筋,工程植筋加固,养护期满后剔除溢出的多余胶体。
七、质量检验
1.进行现场拉拔试验,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数的3%,抗拉强度应达到设计值。
2.检查钢筋植入深度、位置偏差及胶体密实度,不合格点位需返工处理。
八、验收归档
整理施工记录、检测报告等资料,报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进入后续加固工序。
注意事项:施工环境温度需高于5℃,雨天禁止露天作业;钻孔时应避开原结构钢筋,遇钢筋需调整孔位并做好记录。

工程植筋加固注意事项
植筋加固作为结构补强的重要工艺,需严格把控施工质量及技术要点,主要注意事项如下:
1.**前期勘察与设计**
施工前需检测原结构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20),确认无裂缝、腐蚀等缺陷。根据设计荷载确定植筋深度(≥15d,d为钢筋直径),间距应≥5d。避开原有钢筋位置,避免对原结构造成二次损伤。
2.**钻孔工艺控制**
使用电锤或水钻,孔径应为钢筋直径+4~6mm。钻孔深度误差≤±5mm,孔道垂直度偏差≤2%。遇到钢筋应重新定位,严禁强行穿透。孔壁残留粉尘需用高压三吹三刷清理。
3.**胶粘剂应用规范**
选用改性环氧类结构胶,双组分胶需充分混合至色泽均匀。注胶量应达孔深2/3,钢筋插入后胶体溢出率≥90%。冬季施工需采用低温固化型胶,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采取加温措施。
4.**钢筋处理要求**
钢筋表面需打磨除锈至金属光泽,采用机械除锈禁止化学清洗。植入端加工2mm倒角,螺纹钢筋需清除肋间杂质。植入时保持匀速旋转,确保胶体均匀分布。
5.**固化养护管理**
固化期间严禁扰动,标准固化时间:环氧胶24h(20℃),温度每降10℃延长1倍时间。固化后需进行现场拉拔试验,抽检数量≥1%且不少于3根,抗拔力应≥设计值的1.3倍。
6.**特殊环境应对**
潮湿环境需使用水下植筋胶,孔内积水需烘干处理。高温环境(>35℃)需缩短注胶-插筋时间(<15分钟)。邻近高温区域需设置隔热层。
施工全过程应做好防尘、防火措施,操作人员佩戴防护装备。完成72小时后进行质量验收,建立完整的施工记录档案。遵循规范可确保植筋体系与原结构协同受力,提升加固可靠性。
马鞍山工程植筋加固-安徽中忻|严格品控由安徽中忻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行路致远,砥砺前行。安徽中忻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成为与您共赢、共生、共同前行的战略伙伴,更矢志成为工程施工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与您一起飞跃,共同成功!